分享

天天学普地||废物处置的地质环境(二)

 风吟楼 2019-07-03

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地质环境

随着各国大力发展核电事业,核废物安全处置成为世界上一个特殊的环境保护问题。

由于核废物对环境的特殊危害性,诞生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放射性废物管理学,专门研究核废物处理、处置理论和技术。核废物按放射性比活度和毒性大小,可分为低放废物、中放废物和高放废物三大类(美国则分低放废物和高放废物两大类);按物理状态则分为固体、液体和气载废物三大类,不同核废物的处置技术不同。我国一般是将气载及液体核废物先转化为固体核废物,然后进行陆地浅埋(对于低、中放固体废物)或深埋处置(对于高放固体废物),使其与人类环境暂时或永久隔离(闵茂中,1995)。在处置前,游对液体及固体废物作焚烧压缩,浓缩固化(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等)和包装处理。

核废物陆地处置场(库)址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①地质构造稳定,场地在核废物安全处置期间(低、中放废物,300~500年;高放废物>10万年)不出现升降运动、断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变事件;

②处置介质(黏性土壤、花岗岩、岩盐、凝灰岩、黏土岩、玄武岩等)的透水性差,对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与阻滞能力;

③场地的地下水不丰富,流速小于1m/a;

④处置场(库)应远离供水水源、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且无遭受洪水袭击的潜在危险;远离城镇和人口聚居地。

供高放废物海洋处置的海域就具备海底地质构造稳定、海底黏土沉积厚度较大、海水较深(>4000m)等条件。此外人类活动、洋流方向、流速、海浪、风力和风向等环境因素也应重视。

注:'天天学普地'栏目的内容摘录自舒良树版《普通地质学》

文字:星期二

美编:鲁方圆

校对:李玉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