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罐”你没商量---火龙罐综合灸疗法在中风病人中的应用

 wxzzn 2019-07-03

第八、九、十期火龙罐培训持续报名中....

报名链接:培训后,竟然学会了“火云掌”

火龙罐知多少

Tip 1

火龙罐完全不同于传统火罐,它是由玄石加紫砂混合,烧制成设计尺寸的罐体。 罐内与罐口由鎏金鎏银的方法,将金银与罐体高温融成一体,达到取金补银泻的治疗作用。罐体内点燃地道药材蕲艾制成的艾柱,生发纯阳之性,如火龙之口驱寒、除湿、化於,因此取名“火龙罐”。

点燃艾柱的大罐和中罐

Tip 2

火龙罐是以独特设计的刮口来走罐,兼以艾灸的近红外光辐射的电磁波和光电的化学作用,完全摒除了传统火罐造成血淤栓塞的负作用,负压走罐的疼痛感,在运罐过程中大小鱼际在施治部位的进行推拿按摩,以达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温补阳气的目的,从而创造了一种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且无副作用的新疗法。

Tip3

火龙罐的刮痧也是独一无二的特色,刮痧如果手法过重,会造成肌肉、皮肤的损伤,但是用火龙罐做过的皮肤,并不会有过重的痧相,在恰到好处的艾灸作用下,温度渗透性强,即刮即化即消,几乎无疼痛,整个治疗结束后身体会快速的自我修复,排除废旧老化细胞,生成健康细胞。

皮肤发红,但没有严重的痧相

火龙罐的家庭组成

  • 大罐——爸爸,罐口较为尖深,孔武有力、火力旺盛、渗透力强,主要作用于肌肉丰厚平整处,如腰背部、臂部;

  • 中罐——妈妈,罐口较为圆盾,亦刚亦柔、较为轻巧,主要作用于腹部;

  • 莲花小罐——孩子,罐口较为圆盾,故柔和舒适,适用性强,主要作用于头面部、胸部、四肢;

  • 佛手小罐——孩子,罐口较为尖深,渗透力强,主要适合于腋窝,膝盖、关节,以及颈部和四肢。

火龙罐的手法特点

手法操作上刚柔并济,补泻兼施;大罐主要是双手正转反转加上闪罐手法为主;中罐主要分单手和双手,开合闪罐滚揉手法为主;小罐主要是点拨揉滚闪等手法为主。操作持罐时结合揉、碾、推、按、点、摇、闪、震、熨、烫十种手法,罐和操作者的手均为推拿手法的载体。

综上所述,火龙罐综合灸疗法,是集“走罐+艾灸+按摩+刮痧+熨烫+点穴”为一体的中医六合一特色治疗技术, 是一种极具特点的综合治疗手段。

它舒适无痛苦,可调节阴阳平衡,治病防病,通气血、通经络、通筋骨。

中风患者的习“罐”

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各种功能障碍表现,结合火龙罐综合灸疗法的疗法特点,我科积极开展火龙罐中医特色治疗,探索性的将火龙罐治疗应用于中风病人,现分享如下。

分享一:面瘫

中风后面瘫主要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颜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在面瘫的治疗中,我们根据火龙罐的治疗特点,使用莲花小罐,手部运罐从下巴-面颊-鼻翼-眼周-额头,从下到上,从患侧到健侧,经过脸部相关穴位时着重揉按和艾灸。通过对面部瘫痪的表情肌和口周肌肉的按摩、推拿,以及面部穴位的点按、艾灸,使面部血液循环更通畅,促进面瘫的恢复,起到提升疗效,缩短病程的作用。参考穴位包括:人中、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颧髎、阳白、印堂、太阳等。

脸部运罐方向

面部火龙罐治疗

分享二:肩痛

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起初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度终末时局限性疼痛,随着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在局限于肩,而可影响至手腕和手指,引起更大的痛苦。产生肩痛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与痉挛造成肌肉失平衡密切相关,肌张力异常,特别痉挛期由于肌张力增高使肩胛骨位置异常,后缩下沉,使肱骨头、喙肩韧带及周围软组织之间增加了磨擦,刺激软组织的神经感受器导致肩痛。

异常的肩胛骨位置

火龙罐综合灸治疗,使用佛手小罐,从颈部-肩部前后,运罐对肩部周围肌肉及软组织进行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肩周围异常增高的肌肉,还可促进本体感觉的输入。通过肩周穴位的揉压、点按和艾灸,温经通络、消淤散结,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减少活动中不必要的磨擦,使肩部疼痛减轻,有利于松动肩胛骨,纠正关节盂和肱骨头的位置,恢复肩关节的正常锁定机制。参考穴位:肩髃、肩前、肩贞、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等。

左侧偏瘫个案,左侧上肢肌张力明显增高,肩周肌肉紧张,给予佛手罐治疗一次后,第二天患者自诉紧绷感减轻很多,由此导致的睡眠质量差也改善了。

分享三: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指偏瘫后突然出现的患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浮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为激烈)、皮温升高,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变粗变大,甚至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手功能。

双手对比图

针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使用佛手小罐,运罐从肩部开始,沿着整个上肢内外侧,一直到手背,再到手掌,从上到下,进行走罐、揉推点按,被动促进肌肉收缩,使得肌肉间隙的脉管缩窄和舒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使渗出、水肿减轻。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治疗方法也很多,但单种治疗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治疗手段上要采用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治疗。临床上,我们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后,也试探性的进行火龙罐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火龙罐治疗前后手部肿胀对比

分享四:痉挛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多种神经调节机制异常而导致的肌肉张力增高的一种状态。在中风患者肢体瘫痪发生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在制定痉挛的处理策略时,首要目标是预防和消除痉挛的原因,以及引起痉挛的诱发因素,次要目标是处理痉挛带来的问题及后果。

手指屈曲痉挛

火龙罐治疗在痉挛中的应用,主要针对次要目标,即痉挛导致的肌肉紧张、肢体僵硬、关节活动受限或疼痛等问题。

有研究表明,热疗、震动均可降低肌肉痉挛,而火龙罐综合灸疗法中,艾灸生发纯阳之性,可以起到温阳通脉、散淤通痹、舒筋缓急的作用,运罐中所用到的揉、按、闪、震等手法,也可以对紧张肌肉起到一定的放松效果。

下图为右侧偏瘫患者,肩周肌肉紧张,上肢肱二头肌肌张力MAS分级2级,一次小火龙罐治疗后,可以无辅助伸直放置在桌面上,即时效果明显。

由于火龙罐有机的结合了艾灸,推拿,刮痧,精油等中医传统疗法的功效,舒适度极佳,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加之火龙罐操作方便,上手快,疗效佳,也受到医疗工作者的热烈追捧。

尽管火龙罐综合灸治疗在中风患者的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具体治疗原理和理论还不十分明确,因此,可以继续实践、探讨、研究。

☊版权声明:图文来自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康复科王秋纯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