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男,44岁。 患者痔疮手术后,又以药物灌肠,引发右少腹疼痛,痛势剧烈,上抵胁胃,摸之有一索状物。 大便下利,每日5~6次,但泄而不爽;大便如烂肉,挟有粘液;饮食日减,体疲乏力。舌质绛,苔黄,脉弦滑。 处方:██。 三剂后疼痛大减。转用他药善后而安。 答案下期公布 广告伤寒论、注解伤寒论作者:叶磊,张庆凯,周鸿飞 京东 上期答案:甘姜苓术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刘氏之妻,37岁。 患腰部酸楚疼痛,白带淋漓,味臭难闻。脉沉缓无力,尺部脉更弱,舌体胖大而嫩。其人形体虽肥但气怯乏力。 此乃寒湿下困肾阳,即《金匮要略》所谓的“肾着”病。 干姜12克,茯苓18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 三剂而愈。(刘渡舟医案) 解说:甘姜苓术汤是治疗“肾着”病的主方,所以又称肾着汤。《金匮要略》对肾着病的特点描述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注家皆以为腰腹寒冷如坐溶溶水泉之中。 但根据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如坐水中”一句注家认为应另有所指。即女子则见带下多,在男子则见阴部潮湿。 不论带下或阴部潮湿,皆为水类,因其处在下身,而又特别多,非一般所能比,所以仲景以肖妙之语形容为“如坐水中”。 这对于临床治病很有指导意义,临床所见肾着病以妇女为多见,但亦有见于男子。曾治一男子,腰膝酸软无力,阴囊潮湿如水渍,每日三换其内裤,因投以肾着汤而愈。 肾着病的病机是脾肾阳虚而寒湿下着于腰肾,其辨证关键要抓住二点: 一是“腰以下冷痛”,如腰膝酸软,冷痛无力等; 二是“如坐水中”,即妇女之带下或男子之阴湿甚重。 参合舌质淡嫩,苔白,脉沉迟等特点,往往准确无误。 原文复习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各家论述 《医方考》:肾着于湿,腰冷如冰,若有物者,此方主之。肾主水,脾主湿,湿胜则流,必归于坎者,势也,故曰肾着。 腰为肾之府,湿为阴之气,故令腰冷如冰;若有物者,实邪着之也。干姜、辛热之物,辛得金之燥,热得阳之令,燥能胜湿,阳能曝湿,故象而用之。 白术、甘草,甘温之品也,甘得土之味,温得土之气,土胜可以制湿,故用以佐之;白茯苓甘淡之品也,甘则益土以防水,淡则开其窍而利之,此围师必缺之义也。 《金匮要略心典》: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