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龙 之“马”|东方情素下的浪漫主义

 泊木沐 2019-07-03

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马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凡是人类涉及到的领域方方面面都曾与马和马文化有联系。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框架。可以说,没有马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今天。

韩干《照夜白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在绘画中,马最早是猎物,随后成为冲锋陷阵的战马,或者充当伟岸者的坐骑和劳动者的同伴。在整个艺术史中,只有宗教艺术鼎盛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时期比较少见马的踪影。在中世纪,城堡和骑士又怎能少得了马?而到18世纪以后,马在绘画中经常与赛马、猎狐等运动相关,德加就以描绘赛前的马场而闻名,斯塔布斯笔下的赛马更是匹匹鼎鼎大名。

John Collier《马背上的Godiva夫人》英国考文垂博物馆

每个时代的艺术家依照当时的潮流,都对马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到印象派再到抽象主义,绘画语言不断变化,对马的解剖学研究逐步让位于感性表达,在法国立体派画家梅钦赫尔笔下,马也变得跟“下楼梯的裸女”(杜尚)一样难解。时至今日艺术界依然有才人传承推崇马文化。

说起画马,自龙 便是这其中的一位青年才俊。他从小就在生长在赤峰,独特的地理条件让他从小就与马有着不解的情谊,与农人为伴也与儿时的自己为伴.童年的经历也成为他在艺术上表现的出发点.学习古典油画的他不自觉的将马做为自己笔下的描绘对象。

自龙

通过学习雕塑与古典绘画的过程中自龙慢慢将对马的情感提炼出来,骨子里的东方文化根基也使他慢慢将创作回归理性,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模式。从他近几年的创作似乎不难看出这一点,《逝去的乡情》系列《梦落梵间》系列《天地有大美》系列《骏灵》系列《白马西来》系列等,都透露着他对东方文化的敏锐与热爱。也正如他所说,生活便是如此自然平凡,自己只想安静的创作,让作品替自己说话,在浮躁的今天他希望欣赏者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安静静心就足够了,再多的解说都也只是徒劳。现在每张作品用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多,多出去游走学习和读书是保持创作的动力和作品的质量的保证。当代与古典都要去学习和解读这也是从事创作的基本素养,毕竟艺术史是为人服务的,续写它的还是人类。对当前艺术大环境一直是一个包容的态度,只有这样这个事才有意思,自己也愿意去尝试。虽然年轻但越发感觉这个职业的素养与能力

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魅力依然任重道远。

自龙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布面油画

如今“马”已然是自龙的一个创作符号,地地道道的造“马”专业户。

自龙|作品欣赏

▲骏-灵 系列1 布面油画 40x50cm 2016

▲骏-灵 系列2 布面油画 50x70cm 2016

▲骏-灵 系列3 布面油画 60x60cm 2017

▲骏-灵 系列4 布面油画 100x70cm 2017

空间一角

▲蓝树叶下的小马驹 30x40cm 布面油画 2017

▲红草滩 布面油画 80x120cm 2015

▲白马西来 80x120cm 布面油画 2016

▲空山幽禅 90x130cm 布面油画 2017

▲梦落梵间 布面油画 80x120cm 2016

▲谁是我的牧者 (自画像) 90x120cm 布面油画 2012

工作室一角

雕塑局部

▲梦落梵间 雕塑 铸铜 (颜色可变)30x25x60cm 2017

▲梦落梵间局部

▲白马西来 雕塑 铸铜 (颜色可变)45x26x26cm 2017

▲白马西来

空间一角

自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