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信息 难度:★★★☆☆ 类型:案例交流 字数:3,979 功能医学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大家开始学习功能医学,并进行临床应用,对慢性、复杂性患者应用功能医学的干预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 功能医学思维模式与临床不同,临床上常在器官水平出现病理性改变时,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而功能医学思维模式发生改变,不再从疾病角度诊治,而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多维度地从生活形态到基因表达,再到七大生理失衡研究一个人生理失衡及原因。这个思维模式的改变需要医生对复杂的多因素进行分析。如此复杂的内容如果建立一套分析系统,帮助临床医生对病人进行非常详细的生活方式的分析,针对七大系统失衡和可改善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对医生来讲既省时又省力,是非常好的辅助手段。基于以上想法功能医学医生网同仁研发了功能医学客户管理工具,帮助医生应用功能医学思维模式管理病人。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慢性复杂性案例的功能医学辅助干预方案。 本次,我们针对管理一年的病人情况进行分析,把功能医学基础知识,应用到复杂性慢病的临床医学治疗中,结合功能医学干预,通过功能医学健康管理工具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对整体功能医学实践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功能医学是思维模式的转化 所有的慢病都要以人为中心,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五个引起疾病的潜在因素,七个生理失衡”。两个核心问题:维护健康身体需要的因素要满足,对身体危害的潜在因素要祛除。五个引起疾病的潜在因素:环境毒素、过敏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不适当的营养、压力,这些是功能医学医生要帮助病人认知并祛除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基因,共同导致七大生理失衡:同化作用(消化)、防御修复(免疫)、能量、生物转化、信息交换(神经内分泌)、运输(淋巴血管)、结构完整性(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功能医学关注个人生化体质的独特性,即专属于患者的个性化的引起疾病的潜在因素,精准分析七大生理失衡,每个人患病原因不同,七个生理失衡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同,即使同一种疾病,干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要进行功能医学思维模式转变的难点,跟临床上针对一类疾病用统一的检测、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是不同的。我们要逐渐通过案例的累积来建立新的功能医学临床思维模式。 功能医学临床路径 GO-TO-IT Gather:搜集信息和思路 Organize:整理时间轴和矩阵中的信息 Tell:复述患者的经历 Order:确定优先事项的先后顺序 Initiate:开始评估和管理 Track:跟踪记录进展 对于临床医生来讲,GO-TO-IT应用起来稍显繁琐,大家更习惯于既往的临床路径,即问诊、体格检查、临床报告分析、功能医学检测、评估、个性化干预。接下来的案例会与大家分享,将临床路径与GO-TO-IT相结合,如何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案例 接下来分享一个使用功能医学临床工具管理的复杂案例,具体的操作方法及管理流程,供大家参考。 *管理工具在功能医学医生网上呈现,有医疗资质的专业人士可申请使用。 开通医生帐户:登录网址fm.fmchina.org,按指引提交申请资料(专业资质证明),后台审核通过后即可使用。 患者一般情况:张先生,复杂慢性疾病患者,关节痛18年余,肿瘤13年,阵发性房颤10年,8年前做了心脏搭桥术,病人不在北京,所以通过网络对病人进行咨询。 与患者建立联系:医生使用个人用户名、密码进入账户,通过手机号或邮箱建立客户信息,生成二维码发送给患者。患者在手机端进行扫描识别,自动关注“功能医学工具”,完善身高、体重、生日等详细信息后,生成个人档案。 预约之前的准备工作
图1:本案例时间线 通过图1可以看到,患者在2000年出现骨关节炎,2005年发现肿瘤,采取手术、放化疗的治疗,2007-2008年左右,心脏出现房颤,血管钙化明显,并采取心脏搭桥治疗。
图2:前置因素
图3:触发因素
图4:媒介因素 患者的主观意愿首要解决的是——由于关节炎症问题造成的日常活动受限。患者的疾病状态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疾病问题绝不是单纯靠营养素去治疗。我们要把触发因素去掉,媒介因素降到最低,让疾病形成的生理基础消失后,再逐渐恢复生理平衡,疾病症状也会随之消失,这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我们也要告知患者,让他理解自己的身体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图5:本案例矩阵 图5是由患者填写的问卷所生成的矩阵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到患者平时压力较大,压力荷尔蒙一定是失衡的;防御和修复系统出现问题,免疫出现失衡;能量代谢也出现问题,等等。 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病人说:“医生,你只给我营养素的支持,不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吗?”这样一定是不行的。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如睡眠、饮食习惯、运动等,可由健康管理师对患者进行功能医学的健康指导,同时医生也会参与。 通过以上分析,显示了患者完整的系统失衡状态,这样我们在接触患者之前对其情况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GO-TO-IT Gather:收集资料 一部分来源于问卷,我们通过功能医学医生工具已经将患者的信息进行了梳理分析;一部分来源于问诊得到的信息;还有一部分是患者的临床检测报告,患者可以拍成照片,在功能医学工具客户端上传,医生和患者同时都能看到报告内容,方便远程诊疗。 医生进入网站,打开患者档案,进入互动,就可以详细的记录首次问诊的内容,如:主诉、现病史等。看诊的整个过程也都会呈现在时间线上,方便后期查看。 病史 张先生,49岁 主诉 :关节痛18年余,睾丸癌13年,阵发性房颤10年。 现病史: 2000年出现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自行好转。 2002年查尿酸400µmol/L,被诊断为痛风。 2005年以来游走性关节痛频繁发作,寒冷时症状加剧。同年发现睾丸癌,化疗3次,不耐受而停止。 2008年时父亲病逝,压力大,出现阵发性房颤,口服胺碘酮半年。2010年房颤频发,每次大量饮酒后可出现持续性房颤,行冠脉搭桥术,术后房颤未再发作。2010年后关节痛发作频繁,近2年进一步加重。近期体检血尿酸633µmol/L,两周来口服降尿酸药物。 患者自发病以来,大便每日1次,成形,在频繁饮酒时不成形。每天凌晨1-2点入睡,6-7小时睡眠,打鼾(不严重),不起夜。 既往史:20多岁时曾患荨麻疹;长期饮酒20余年,每天啤酒约20-30瓶;血脂异常2年余。 家族史:父亲,患肺癌10年前去世,母亲,患乙肝,肝腹水,肾盂积水。 体格检查 BMI: 29.3(正常18.5-23.9,患者属于超重) 腰臀比:1.03(正常男性小于0.9) 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 临床检测 尿酸:633µmol/L(208-428) 血糖:6.14mmol/L(3.9-6.1) 血脂: 总胆固醇:6.25mmol/L(<5.2) 甘油三酯:5.19mmol/L(<1.7) LDL-C:4.04mmol/L(0-3.2) VLDL-C:2.36mmol/L(0.18-0.91) 类风湿因子:20.4 IU/mL(<20) Organize:整理时间线和矩阵 整理患者的信息,使用“功能医学工具”自动生成,我们找出患者的ATM:前置因素、触发因素、媒介因素;再找出可调整的生活方式及七大生理失衡。通过使用“功能医学工具”系统,帮助医生进行思维模式的建立。 Tell:复述患者的经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位患者都是独特的,我们要详细讲述患者的故事,才能够让他们真正的认识自己,然后去配合进行生活方式和功能医学的干预。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时间轴的图打印出来,把生命过程中遇到的健康问题逐一梳理。患者首要解决的是关节炎症的问题,以及压力、酗酒、睡眠等问题及伴随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等等,都必须要告知患者。必需让患者知晓:试图用几个营养素在一个月内改善几十年积攒下来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让患者深刻的认知,把纵坐标(时间线)放到横坐标内(矩阵分析),通过矩阵图中发现存在的ATM(前置因素&触发因素&媒介因素),前置因素无法改变,触发因素可以去除,媒介因素也可以降到最低,另外,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患者必须要行动起来),达到最终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 这一过程中,我们要跟患者详细讲解,告知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和营养方案的调理来还原整个生理失衡。张先生的关节疼痛,从2000年至今已经有8年的时间,我们告诉他如果希望病情好转,就要认真遵守治疗方案。患者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我们共同组成一个小队,一起恢复身体的健康。治疗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认真执行方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