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个步骤两种方法,让你的PPT有逻辑

 昵称38017100 2019-07-03
之前和大家聊到过,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因为PPT制作受到公司大领导的赏识得到的。于是刚入职的前半个月,每次有做PPT的机会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炫技、美化上,陷入一种“PPT长得好看就行,反正内容也没什么人关注”的误区。

直到一次对外的PPT被直系组长批评“毫无逻辑,狗屁不通”,这才幡然醒悟,排版、配图、动画等都只是PPT最外在的表现形式,虽然是同受众最直接的接触,但是如果缺少内在的逻辑框架做支撑,PPT想要传达的信息就没有办法立住——就好像一个画着鲜艳外壳的泥娃娃,融化在地上,一滩烂泥。

为了让这个鲜艳的泥娃娃可以完整的立起来,我翻找了当时全网几乎所有关于PPT逻辑梳理的文章与课程,反复试错,最后总结出做出一套完整PPT所需要的四个步骤与逻辑梳理的两种方法,非常简单易学:

四个步骤:

1.确定脑袋--主题

一般来说,领导交待任务的时候都会给一个大的主题,是做“项目汇报”还是“年终总结”,开始做PPT之前一定要明确。别以为这个问题简单,我曾经就有一次误会了领导的意思,把给客户的阅读型“项目汇报”做成了对内的演示型“项目汇报”,脑袋就错了,这个PPT的泥娃娃肯定说不出的怪异。关于如何确定PPT主题,更详细的内容可以看我昨天的文章《》

(干货必读)四个步骤两种方法,让你的PPT有逻辑

2.撑起骨头--目录(逻辑梳理)

确定了主题之后,我一般会先做目录页,大致列出整个PPT需要呈现的内容,这一步就是对PPT逻辑的梳理。确定好目录页的内容,PPT基本上就完成了一半,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推荐给大家:

方法一:画思维导图

一开始是找张A4纸手绘,但是因为修改和保存不便,后来转用电子版本的思维导图绘制工具。比较常用的有

①百度脑图(在线使用,随时自动保存)

②Xmind(跨平台使用,支持结构混用)

③幕布(文档形式,一目了然,可自动生成思维导图)

随手用一个公司介绍的PPT举例子,第一级主题就可以直接作为目录页的内容,而列好全部的思维导图,整个PPT就基本完成。

(干货必读)四个步骤两种方法,让你的PPT有逻辑

百度脑图

(干货必读)四个步骤两种方法,让你的PPT有逻辑

幕布

方法二:便签粘贴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团队共同完成PPT。头脑风暴的时候,用便签将每个人的观点记录下来,然后排列组合便签,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因为个人工作性质原因,目前在工作中使用这种方法的机会比较少,就不过多介绍。

(干货必读)四个步骤两种方法,让你的PPT有逻辑

3.黏上肌肉--内容

PPT的内容就是将目录页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可以直接在思维导图中列到最下一级的内容,也可以单独考虑每一页的逻辑内容。

4.装饰表皮--细节

最后才是进行排版、配图等细节美化工作。

想象着制作一个精美的洋娃娃,你就能记住这四个步骤,做出一份完整有逻辑的PP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