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田讲堂丨战国玉器(下)

 zdjphoto 2019-07-03
 

战国

一个才气纵横的时代

玉蛙人(战国)

战国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转折期,由于儒家的道德观和神性的交融,出现了大量以似是而非的“神兽”为题材的圆雕件。

四不像神兽(战国)

这些“神兽”的造型均包含着一种紧张的气势,充分体现了各诸侯方国意欲争霸的心态。

四不像神兽(战国)

玉人

玉人的种类较多,从新石器时代起即有,羽人、神人、舞人、伎乐俑、官宦、僧佛、神话人物、仕女等……造型姿态万千。

玉人(汉代)

新石器时代的玉人着重刻画人物的大眼、大嘴、大鼻,以单阴线刻划纹饰,眼睛多为圆形和橄榄形。

玉神人(红山文化)

圆雕玉人出现在商代,玉人的基本造型均为圆柱体,面部一个突出特点是臣字眼、前额窄小突出。

玉人(商代)

玉人(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人,身上纹饰精美细致,刀法纤细密集,丝丝不乱。

玉人(春秋)

玉人(战国)

战国中晚期至两汉时期,随着神仙思想的崛起与流行,出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形态各异的羽人、舞人,以及以女性为题材的玉人。

玉神人(战国)

玉人(汉代)

玉跪人

商代起至先秦时期,这种以跪坐姿态出现的玉器(玉跪人)出土众多。

玉跪人(商代)

有关玉跪人的用途有两种说法:

一:是日常生活状态的再现,代表某种吉祥意义。

二:是作为人殉的替代品。

玉跪人(战国)

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

玉跪人(汉代)

战国圆雕纹饰及断代

A、浅浮雕(战国玉器浅浮雕立体感更强)

汉代浮雕

战国浮雕

B、异形

C、网格纹

D、气质(张扬、霸气、紧张)

E、动物类(尾部分叉)

战国动物圆雕尾部分叉

战国玉器纹饰及痕迹

阿基米德螺线(亦称等速螺线)

绞丝纹双环佩(战国)

乱柴纹

谷纹的形态

断续阴线 — “以直取弯”砣刻工艺

器表有散乱不规则的划痕,这是解玉砂抛光的痕迹。由治玉工具局限,古人认为“以直取弯”而产生的痕迹是不美观的,应加以修饰掩盖。现代仿品反而加强“以直取弯”的视觉。

仿品鉴别

谷纹弯道没有“以直取弯”的痕迹,收“刀”钝而圆;器面平坦。

文字/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

编辑/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