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野生菌中毒最深的是亚稀褶黑菇和鹅膏菌这两个菌种,极度危险

 fxiaog 2019-07-04

又到一年吃菌季,有人戏称这是云南人每年都要经历的“生死存亡季”。说笑归说笑,吃野生菌中毒的事件一旦发生,对于具体家庭的伤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吃亚稀褶黑菇和鹅膏菌中毒的最常见

最近,野生菌大量上市,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情况也多了起来。医生提醒:不认识或不常见的野生菌一定不要随意购买和食用。

红会医院作为云南省中毒救治中心,每年都会接诊大量中毒患者,其中不少人是食用野生菌导致中毒的。

医生介绍,食用野生菌导致中毒比较深的菌种,最近几年最常见的就是亚稀褶黑菇和鹅膏菌。

灰花纹鹅膏(有毒)

由于亚稀褶黑菇和火炭菌外观相似,鹅膏菌和鸡枞外观相似,所以很容易误食。此外,一些常见的野生菌烹饪或食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中毒,包括见手青、牛肝菌,都有中毒的风险。

医师刘萍表示,野生菌在采集和销售过程中,有些商人为了运输和保鲜的需要,加用一些有毒的保鲜剂,因此除了本身菌毒素导致的中毒外,也有保鲜剂导致中毒的可能,所以买回来以后要彻底进行清洗。

医生表示,野生菌中毒后的毒性,和食用的量以及在肠胃道里存积的时间长短有关,所以一旦发现有中毒症状,送医前可以在家里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如果吃了以后觉得不舒服,并怀疑是食用野生菌中毒,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刺激咽喉部进行呕吐,然后大量地喝水。另外,在烹饪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菌子熟透,切忌食用不熟的野生菌。

辨别有毒野生菌小技巧:

1、观外形,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会有疙瘩,菌盖上有杂物、红斑、沟托、沟裂等。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一般有香味或水果味,或者无异味。

3、烹饪时看颜色,在烹饪之前将菌子焯水,加工烹饪方法要得当,要炒熟煮透,比如变成黑色或者青色,说明菌子有毒。

4、在烹饪野生菌时,加一点白酒,如果野生菌颜色遇白酒有变化,则不能食用。在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喝酒。

野生毒菌大多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色泽鲜艳度高;

2、伞形等菌表面呈鱼鳞状;

3、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

4、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

5、野生菌采下或受损时,其受损部会流出白色汁液等。

比如下面这些,都是毒菌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紧急自救?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2、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

3、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反复呕吐发生脱水导致休克;

4、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以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