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墩人家》19

 岁月凉烟 2023-10-11 发布于浙江

《三墩人家》19

三墩的尉氏族谱的先世考上赫然写着他们的先祖“尉迟恭”,并配有画像,那个尉氏族谱上的尉迟恭可是不像寻常百姓家的门神上的尉迟恭,族谱上的尉迟恭,威严,但不失和蔼。但是,作为门神的尉迟恭凶神恶煞,连鬼都害怕。

恩荣录上,记载着唐太宗李世民对尉迟恭封官加爵的各种封号;

传记上,也记载着尉迟恭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功绩。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隋炀帝大业末年,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兵众,以勇猛闻名,一直提升到朝散大夫。刘武周起兵,任用他为偏将,跟宋金刚一起向南进军,攻陷了晋州、浍州。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四大千古一帝之一,他雄才伟略,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他能取得骄人的成绩离不开亲王府的贤臣武将,更离不开他知人善任、善于用人的驭人之术,尉迟恭就是最好的说明。

尉迟恭年少时以打铁为生,因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兵众,以勇猛闻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刘武周起兵反隋后,得知尉迟恭作战勇猛,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并带他南下占领了太原。

不久,尉迟恭随宋金刚继续南下攻克晋州。李世民率军与宋金刚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与唐军相持约五个月的宋金刚军终因粮秣断绝,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退。

李世民立率军跟踪追击,大败宋金刚军,宋金刚惨败而逃。尉迟恭则收拢残兵,坚守介休,李世民知其武勇出众,便派人进城劝降。尉迟恭遂与寻相以介休、永安二城降唐。

李世民见尉迟恭来降,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恭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八千人,与诸营相参。而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则认为像尉迟恭这样的人不可靠,说不定哪一天会反叛,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让他防患于未然。

李世民是个开怀的敞亮人,他说:“我喜得良将,请你们不要再多言了。”可见李世民对尉迟恭是很信任的。不久,寻相叛变,屈突通和殷开山等人就将尉迟恭囚禁起来,还劝李世民杀了他,以免日后生出祸端。

李世民坚信尉迟恭不会背叛,下令将他释放,并把他带到自己的帐内,对他说:“大丈夫凭着情感志向互相信赖,不必把小小委屈放在心上。我终究不会听信谗言去迫害忠臣良将,是去是留您自己决定,如果要走给你盘缠。”

尉迟恭听了李世民的话,流着泪说“秦王如此待我,我非常感动,今后只有更加忠心地跟着秦王,以报答知遇之恩。”后来,李建成想收买尉迟恭,被他一口回绝,还因此被暗杀差点丢了小命。

第二天,尉迟恭陪同李世民到榆窠打猎,碰上王世充带领几万步兵骑兵前来挑战。王世充的骁将单雄信手持长槊直奔李世民,李世民连忙拔剑相迎,短剑不敌长槊,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

尉迟恭立马驱马冲上前去,大吼一声,一鞭就把单雄信打落马下,救了李世民一命。尉迟恭保护着李世民杀出包围后,又带领骑兵跟王世充作战,几个回合郑军人马狼狈逃散,而且抓住了郑将陈智略。

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昨天诸将都怀疑你会反叛,唯独我不相信,将你保了下来,没想到今天你救了我的命。”因此,还特地赐给他金银一箱作为回报。

也许有人觉得李世民放了尉迟恭,第二天尉迟恭又救了李世民一命,这是巧合或者天意。其实不然,李世民是看人准,而且真心信任尉迟恭,尉迟恭则是忠诚,这是李世民真心换来的,更是金钱不能比拟的。

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在准备挑战窦建德,当时李世民领着500骑兵,带领李、程知节、秦琼和尉迟恭去挑战窦建德。他将李、程知节和秦琼安置在道旁,三人分别领了百余名士兵。

他信任尉迟恭,知道尉迟恭必然会拼死相护。而尉迟恭也的确做到了,两人分别杀死了十余人,将窦建德的部众引入包围圈,大获全胜。

尉迟恭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等人,助李世民登基。

太子党和秦王府一直斗争得激烈,关系很紧张,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了保住地位,想谋害李世民,首先要剪掉李世民的臂膀,于是在尉迟恭身上动起了脑筋。

李建成给尉迟恭写了一封招降书,还赏赐了一车金银器物。尉迟恭婉拒李建成说:“秦王对我有恩,我应该一心一意效力于他,如果贪图私利跟从别人就是不忠,您也不会用一个不忠之人。”李建成很生气,从此不再和尉迟恭来往。

尉迟恭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说:“公之素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知公情不可移。送来但取,宁须虑也。若不然,恐公身不安。且知彼阴计,足为良策。”

意思是说您的忠心,像山岳一样坚定,即使金银财宝的诱惑,也不能让它改变。他送东西给您,您就收下,如果不这样,恐怕不安全。并且了解他们的阴谋,也能帮您想出好的对策。

李元吉等人非常忌惮尉迟恭,于是派人去刺杀他。尉迟恭知道了对方的诡计,可是不为所动,下令晚上打开窗门,自己在床上继续睡觉,李元吉派来的刺客到了门前,听到鼾声如雷,吓得不敢进去。

这时候齐王李元吉又动起了脑筋,他在唐高祖李渊面前诬陷尉迟恭,高祖下令抓起来审问,好在李世民的劝说下,才把尉迟恭给释放了。

在突厥侵扰乌城时,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统帅出兵抗敌,密谋请李世民到长安近郊的昆明池一起送行,企图乘机杀害。

尉迟恭听说了消息,和长孙无忌商量后,认为必须先下手为强。禀告李世民说:“大王若不速正之,则恐被其所害,社稷危矣。”

李世民本人很彷徨,考虑到同胞兄弟之情,想要等对面先动手,再来惩罚他们。

见李世民犹豫不决,尉迟恭劝说:“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以臣愚诚,请先诛之。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且因败成功,明贤之高见;转祸为福,智士之先机。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

意思是说大家现在都豁出命来跟您干大事,天意就是如此,你如果违背天意的话,你要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而且他还警告李世民,你要是不下手的话,我可不能在这等死,我可要跑。而且长孙无忌也跟着我跑。

可是唐太宗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于是尉迟恭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说,咱们有人,外面有勇士八百人。

太子和齐王耍阴谋诡计,他们认为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秦王府最重要的两个谋臣,撺掇唐高祖李渊把这两个人赶出京城了,而且下命令,没有皇帝命令,不得返回。

等到事变之前,李世民需要这两个人出谋划策,于是他派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去把这两个人给招回来。

长孙无忌在京城外找到了他们,可是房玄龄等人却说:“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担心如果事变失败,会被灭族,不敢奉命前来。

李世民大怒,给了尉迟恭一把锋利的佩刀,说:“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 你去接他们,如果他二人不来,就用这把佩刀把他们杀了。最后房玄龄、杜如晦化妆成道士,偷偷潜回了秦王府。

当时秦王已经买通了玄武门值守的将领,带着几个人全副武装埋伏到了玄武门内一个小树林里头,等着太子和齐王。

太子和齐王这天接到命令,说皇帝找他们开会,于是两个人毫无戒备就来了。一进门,李世民跃马而出,张弓搭箭,一箭就把自己的哥哥给射死了,李元吉一看情况不妙,策马就向东往树林里逃跑,李世民在后面,紧追不舍,李世民被树枝给剐了一下,从马上掉下来了,李元吉要夺李世民手中的弓,想勒死李世民。尉迟恭一声大吼,李元吉跑,尉迟恭追上,一刀把李元吉杀了。

太子党长林军出动了,两千人,在玄武门,与秦王府的人展开激战,秦王府人少,处于劣势。这时尉迟恭砍下李建成的头颅,登上城楼,展示给下面的人看,见太子已死,长林军立即溃散。

尉迟恭全副武装,浑身是血,去见唐高祖李渊。李渊问外面是谁作乱?尉迟恭回答说:是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已经派兵把他们杀了。担心陛下受惊,秦王派我来保护您。

玄武门之变,论及论功,尉迟恭与长孙无忌为第一,各赐绢万匹;齐王府财币器物,封其全邸,尽赐尉迟恭。此后越发信任尉迟恭,而尉迟恭也不负所望,一直护佑在李世民身边。

尉迟恭比李世民大12岁,李世民却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但尉迟恭却坚决拒绝。

尉迟恭对李世民的忠心是从归降那天开始的。起初,尉迟恭是跟着刘武周和宋金刚混的。他作战勇猛,跟唐军交手时,不光多次击败唐军,还俘虏过唐军将领多名。

李渊没有办法,只得派秦王李世民对付宋金刚和尉迟恭。李世民身边谋士勇将颇多,再加上李世民在军事指挥上堪称优秀,因此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不服,收拾残军,继续坚守孤城。尉迟恭这种精神让李世民大为欣赏,再加上尉迟恭勇武出众,李世民便派人劝降,希望他能为己所用。

尉迟恭也久闻李世民的英明,但是他拒不投降。后来,直到宋金刚被诛,没有了主人以后,他这才率部归降。

李世民对尉迟恭相当器重和信任,立刻封他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率领旧部。李世民的举动,让他身边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再加上当时不少降将逃走,他们认为李世民此举不妥。像尉迟恭这样彪悍的打铁汉子,不盯紧了,早晚还得放虎归山。所以他们擅自做主,把尉迟恭关押起来,并一再劝说李世民不如杀了永绝后患。

李世民却不同意,他认为尉迟恭若要逃,只会是第一个跑路,绝不会捱到现在。所以他亲自释放了尉迟恭,又把尉迟恭带到自己的房中,然后赐给他一些金银珠宝,并劝他莫把委屈放在心上。并拍着他的肩膀说,做大事的人,都是凭着感情和信赖合作愉快,我绝不会听信谗言迫害忠良。如果你一定要离开,这点钱财也算是我对我们相处这段时间的情谊了。

李世民的信任,让尉迟恭大为感动,从此死心塌地效命于他,对他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此后,李世民出征,尉迟恭便不离左右,数次救他于危难。再加上双方默契,在战场上打下不少精彩的配合战,因此尉迟恭更得李世民器重。

有一次,窦建德对战李世民。当时窦建德屡战屡胜,颇为自负,所以并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数次击鼓要求双方开打。但李世民却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

当时王世充的侄子王琬骑着隋炀帝的青骢马,穿着一身簇新的盔甲,在阵营前炫耀。

李世民好马是出了名的,他一看就对尉迟恭说,这可真是一匹好马。尉迟恭便请求去夺马。

李世民深知危险,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但尉迟恭却孤身冲入敌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活捉王琬,并将青骢马夺取后,奔回唐营,献给了李世民。

随着革命进程,李世民身边的能人辈出,他在军中的威望更是无人能及。太子李建成大为不安,于是和齐王李元吉结为盟友,策反李世民身边的能人,达到削弱他的势力。

尉迟恭是李世民的膀臂,自然是李建成最先策反的对象。他先是秘密给尉迟恭写了封表达深情厚意,希望得其关照的信。接着,又送了一大车金银珠宝给尉迟恭。

尉迟恭却丝毫不为所动,并表示李世民于他有知遇之恩,现在理当士为知己者死。碰了一鼻子灰的李建成好生恼怒,于是派人去刺杀尉迟恭。但刺客慑于尉迟恭勇猛,终不敢近前。一计不成,李元吉又生一计,到李渊面前诬告尉迟恭。尉迟恭被抓后,李渊打算处死他。李世民得知后,不断劝谏李渊,好歹才救回尉迟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