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著名小儿骨科医生Dr.Robert Salte最早对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进行过研究,发现DDH主要是髋臼外侧发育不良,并提出了相应的截骨手术,后来被称为Salter截骨术。 近期一篇文献是关于Salter截骨术术后疗效的研究,该研究共纳入76例病例,采取切开复位 Salter截骨术治疗,手术年龄为1.5-5岁,术后4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其中54%的患者没做髋关节置换,2/3的患者成人期愈合良好。由此可见,Salter截骨术治疗DDH效果可观。 本次课程中天津医院张中礼主任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为我们详细讲解利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手术技巧。 Salter骨盆截骨术手术过程 Step1:确定Smith-Peterson切口 将患者患侧垫高,并倾斜约30°,采用Smith-Peterson入路,取髂骨中后1/3,经过髂前上棘,向远端延伸到大腿近中1/3的范围,其远端指向髌骨外缘,从而确定这样一个前外侧弧形切口。 Step2: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间隙进入 切开Smith-Peterson入路切口后,进一步的显露可看到外侧的阔筋膜张肌和内侧的缝匠肌,以及红白交接的界限,此界限即为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间隙,紧接着从这一间隙进入。 Step3:显露保护股外侧皮神经 在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间隙范围内,可看到股外侧皮神经的轮廓,随即需进一步显露以保护股外侧皮神经。 Step4:显露股直肌 进一步显露以后,由远端向近端可看出股直肌轮廓。 Step5:中央劈开髂骨翼骨骺,显露髂骨内外板 显露出来股直肌后,可以看到腹外斜肌由内向外跨过髂骨翼,向内侧掀开腹外斜肌,可生成髂骨翼骨骺,然后沿中央劈开髂骨翼骨骺,显露出髂骨内外板。 Step6:显露关节囊 近端显露髂骨内外板,松解髂间上棘和下棘,在筋膜层进一步显露出来以后,目的就是显露关节囊范围,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旋股外侧血管束。 Step7:显露髂腰肌,切断髂腰肌腱 关节囊显露以后,沿着关节囊的轮廓,在内侧部分进一步掀开髂腰肌,这样髂腰肌线性的松解,可有助于股骨头的进一步复位。接着在关节囊水平,用支架钳由内向外勾起髂腰肌腱部分,并用尖刀切断它,切断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骨神经。 Step8:切除圆韧带 紧接着再显露并切开关节囊,此时可看到脱位的股骨头,以及覆盖在股骨头上宽大的圆韧带, 然后切断圆韧带,目的就是为了将股骨头复位到髋臼入口内。 Step9:关节内清理,切断臼横韧带 充分拎起关节囊后,找到髋臼内下方的横韧带并切断,以扩大髋臼口径,更有利于股骨头准确复位。 Step10:Salter截骨术 在偏髂前下棘的上方做一个标记线,并进行线迹的截骨,截骨后在近端取一个三角形骨块,然后固定近端,远端向前下旋转(双手合力),保持截骨远近端顺列,随后用克氏针贯穿固定截骨端和植骨块。 问题:Salter截骨术的手术适应症是什么? (扫码观看免费视频,学习完整知识点) Salter截骨术常见问题 1、关注截骨术,忽略了同心圆复位 这也是Salter截骨术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截骨术本身并不能达到复位这一核心目的,所以在截骨前,须完成头臼同心圆复位。 2、克氏针针尖长期在关节以内,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克氏针针尖持续在关节以内的话,关节液的浸泡会导致关节边缘的吸收,可能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