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官氏为什么要篡改祖源

 昵称60292899 2019-07-04

​个别掌权者修改家族祖源之案例 从众多历史记载及多数佐证资料来看,一些名人族谱大多由有个别掌权者为了仿效攀比自己的祖先,炫耀自己是皇族血脉提高身价修改家族祖先历史流源的情况,而相反地观察民间旧谱因为散落在千家万户,明智的人会坚持自家血脉传承清晰,很少有人会去更改祖谱这等傻事,而恰恰是旧谱因为散落在千家万户的民间收藏,与个别掌权者修改家族祖源无关,这样民间旧谱与名人修族谱就是完全隔断形成新与旧不同名人与平民不同,旧谱确保了自家血脉传承的正统,所以,名人修族谱不能完全当真只可以作参考,至于追溯祖源还是要以旧谱记载的年代世系吻合为真为准。 案例一,例如:上官氏始祖为周代公族,周代春秋时期的上官氏有晋国上官黑、上官鼎、鲁国曾氏之上官太夫人等人和物,都出现在春秋时代晋国和鲁国,没出现在春秋时代楚国,周王朝晋国公室在公元前349年时灭亡之后。上官氏在公元前311年时出现在战国时期楚怀王时代的上官大夫。以此说明上官氏为东周春秋时期得封(最早在晋国和鲁国出现,说明上官氏并非楚国血统)。 依据一:福建上官氏始祖彦秀公唐元和元年(公元据一:福建上官氏始祖彦秀公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到三明尤溪四都小村居住,三明尤溪系上官氏旧谱为忠政公乃周封助国。说明上官氏始祖不是楚怀王子兰;依据二:福建邵武和平系上官仪家族旧谱:上官氏出自少昊之裔,周元王时,国嫔遇感,白虹贯日而有娠,至期生子有文在手曰:上官。因以赐氏。说明上官氏始祖不是楚怀王子兰;依据三:孔子学生曾点生于周景王丙辰年(公元前545年)的夫人上官氏(曾子的母亲)。说明上官氏始祖不是楚怀王子兰;另外周代春秋时期的上官氏有晋国上官黑、上官鼎、等等历史人物就更加不用说明了,此众多依据都说明上官氏源自于周代公族的春秋时期。今福建上官仪家族后人修谱却将老谱记载的上官氏始祖原为周朝公族改变成了始祖为楚王贵族楚怀王稚子楚令尹芈子兰,老谱记载的上官氏福建始祖原为平民改变成了始祖为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进士补官支度判官任福州户曹参军上官偕。 上官仪家族及其后裔修改家族历史流源可以追溯至唐朝时期: 唐朝(812年)完成创作的《元和姓篡》记载:上官,楚懷王子蘭為上官邑大夫因氏焉秦滅楚徙隴西之上邽漢右將軍安陽侯桀生安桑樂侯女為昭帝皇后拜車騎將軍以反誅裔孫勝。天水,蜀太尉上官勝生二子曰茂曰先,徙居東郡,東郡,上官先元孫迴後周定襄太守孫宏隋比部郎中江都總監因居揚州生儀西臺侍中平章事二子庭芝庭璋庭芝周王府屬生怡容庭璋太子僕射生經野經國經緯生詔侍御史。 后晋(公元945年)完成创作的《旧唐书》本纪·(公元945年)完成创作的《旧唐书》本纪·卷六,永徽六年(655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记载: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丙戌,杀西台侍郎上官仪。戊子,庶人忠坐与仪交通,赐死。《旧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三十·记载:上官仪,本陕州陕人也。父弘,隋江都宫副监,因家于江都。大业末,弘为将军陈棱所杀,仪时幼,藏匿获免。因私度为沙门,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兼涉猎经史,善属文。贞观初,杨仁恭为都督,深礼待之。举进士。太宗闻其名,召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时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俄又预撰《晋书》成,转起居郎,加级赐帛。高宗嗣位,迁秘书少监。龙朔二年,加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如故。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仪颇恃才任势,故为当代所嫉。麟德元年,宦者王伏胜与梁王忠抵罪,许敬宗乃构仪与忠通谋,遂下狱而死,家口籍没。子庭芝,历位周王府属。与仪俱被杀。庭芝有女,中宗时为昭容,每侍帝草制诰,以故追赠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庭芝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仍令以礼改葬。  在古时《刑法志》里将“籍没之法”归入死刑类。唐时犯罪家口籍没:“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籍没范围包括“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言皆者,最无首从。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注云子妻妾亦同,祖孙、兄弟、姐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奴婢同资财,故不别言”,其“谋反者,男女奴婢没为官奴婢”等。宋朝(公元1060年)完成创作的《新唐书》《宰相世系1060年)完成创作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十三下表第十三下:“世系表”前段:上官氏出自芈姓。楚王子兰为上官大夫,以族为氏。汉徙大姓以实关中,上官氏徙陇西上邽。汉有右将军安阳侯桀。生安,车骑将军、桑乐侯,以反伏诛。遗腹子期,裔孙胜,蜀太尉。二子:曰茂、曰先。先徙东郡,后徙陕郡。五世孙回。至弘为江都总监,又徙扬州。“世系表”后段的表格:回,後周襄城太守。弘,隋比部郎中、江都總監。儀字游韶,相高宗。庭芝,周王府屬,天水郡公。庭璋,太子僕。經野,德州刺史。經國。經緯。詔,侍御史。 《元和姓篡》里的楚怀王子兰与《宰相世系表》里元和姓篡》里的楚怀王子兰与《宰相世系表》里的楚王子兰都是与上官仪家族旧谱和福建上官氏始祖旧谱不同。上官仪曾参与《晋书》编修,《宰相世系表》前段中记载谈到(弘)但未谈到(仪)这明显是上官仪有修改了旧谱自改编新家谱形成了唐朝时上官仪家族的世系,“世系”前段中记载时间应该是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灭族之前,“世系”后段的表格因和前段有重复所以应该是上官仪孙女上官婉儿在神龙元年(705年)被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后帮助上官仪父子平反了之后才补上记载的(唐中宗昭容时的上官婉儿: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因后段表格世系只记录到上官仪孙子及上官仪父子平反得封的说明,至景龙四年(710年)上官婉儿被灭族之后记录也就断开了,说明上官“世系表”前段与后段是上官仪和上官婉儿分别在二个年代修编的,而《元和姓篡》(812年)时完成创作的上官仪家族的世系也刚好就只记载在景龙四年(710年)之前的上官仪孙子年代,这也只有在朝廷任要职的人才有能力让自己家族世系记录在一个国家的朝廷史记中,也就是上官仪和上官婉儿这二代的这二个人才有这个能力,而且刚刚好世系记录也就只他们这几代人。也可以说明自上官仪和上官婉儿之后宋朝时起上官氏人是参照上官仪爷孙二代这名人的改编祖源的谱修谱就基本抛弃了真实旧谱。 宋朝(公元1060年)创作《新唐书》时应该是查考到唐朝《元和姓篡》(812年)时记载的上官氏始祖为楚怀王子兰是有重大错误的,因《宰相世系表》之前的上官氏旧谱记载始祖是周朝公族,而且历史记载楚怀王·子兰并不是上官氏,所以,在宋朝(公元1060年)创作时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上官氏始祖由楚怀王子兰改成了楚王子兰为上官大夫这个模糊两可的人物和这个完全不能确定的年代。《旧唐书》是记录当时的历史记载有四位大臣坚决反对武氏是记录当时的历史记载有四位大臣坚决反对武氏为皇后,而阅读《新唐书》已经经过了加工添加和减少的创作,《旧唐书》是记录唐朝历史与《新唐书》经过加工创作的对照来看,上官仪家族被灭族并非完全是反对武氏为皇后这么简单,而从麟德元年(655年)年初武氏立为皇后,至八年后的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升职加薪,加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如故。升职加薪再过二年之后的前后近十年时间的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家族才被灭族,灭族时没有注明所犯何罪,上官仪与武则天共事朝廷前后近十年时间之久一直升职加薪,从四位坚决反对武氏为皇后的大臣被降职支遣外地来看是罪不致死,假如上官仪没有其他错误的话最多也是从厌恶至被降职支遣外地或惩罚个人罪不致灭族,难道被灭族说不定可能与上官仪家族有篡改家族祖源可能会有关系??? 上官仪后裔和福建上官氏始祖后裔都保存和记载清楚的旧谱,在当时堂堂西台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的上官仪当时会不知道自己的旧譜是什么样子的?曾参与《晋书》编修的官员上官仪手上什么资料会没有,而且堂堂西台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的上官仪当时会不知道孔子学生曾子的母亲上官氏夫人,这可能说不定是在装糊涂了。 周代春秋时期的上官氏在晋国和鲁国。周王朝晋国代春秋时期的上官氏在晋国和鲁国。周王朝晋国公室在公元前349年时灭亡之后。上官氏在公元前311年时出现在战国时期楚怀王时的楚国上官大夫,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上官大夫欲夺之”,“(怀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上官大夫:姓上官,史失其名。考《楚策》靳尚为魏国张旄所杀,时在怀王十八,即前311年;而此言上官为子兰所使,当顷襄王时,必别一人。故《汉书·人表》列上官大夫五等(中中),靳尚七等(下上),相差两级,故上官大夫与靳尚非一人也。上官大夫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人物,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大臣。为人奸佞,妒贤忌能。因忌屈原之才,屡向楚怀王进谗言,使之疏远屈原。后楚怀王不听屈原忠告,贸然赴秦,被囚,死于秦,顷襄王即位。时屈原懑而作《招魂》,以抒发对楚怀王囚死秦国的悲愤。贵族子兰因之大怒,上官大夫受其指使,向顷襄王进谗言,诬害屈原,屈原因之被逐江南。在正史中,上官大夫是一个小人。历史记载上官大夫是楚怀王时期朝廷里的一个中层官员,不是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如果官员不孝敬父母和祖先,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篡改家族祖源可就成了一个自己祖先可以违背可以篡改的背叛祖宗的事情一旦被发现证据确凿的话是为不忠不孝之臣,古时是欺君之罪,必遭灭族,从唐朝洛阳上官仪家族被灭族和元朝邵武上官仪后裔家族被灭族,肯定事出有因才会出现这果,但是无论是何种原因遭灭族,此灭顶之灾,都必须引以为鉴!其实,像源自于上古时期的唐尧后裔官氏(官姓)(单官姓),和像源自于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的晋国王官氏、晋国東陽郡官氏、晋国王官城官氏、中山国中山郡官氏、楚国天水郡上官氏、齐鲁国亓官氏、还有少数民族的官氏、还有其他姓氏改成官氏等等官氏,所有的这些官姓姓氏起源经过了几千年悠久历史沧海桑田变迁都是无从查考也是一样的很难去考证。但是无论如何任何姓氏都不可篡改旧谱背叛祖宗或冒认祖宗,违背天意,篡改历史,必遭天谴。 所以,很多事情是天知地知,其实大家良心也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