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墓群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和川店镇境内。据统计有封土堆的古墓葬约300余座,分布面积20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经过多次发掘,出土有陶器、铜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其中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丝织品,马山五号墓出土的吴王夫差青铜矛,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都是十分重要的发现。 照片为马山墓群的标志,碑石下面被人打了广告,可恨。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这把剑,于1965年出土。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在出土之时,考古人员不小心被其刀锋所伤,手指立马血流不止。还有人把十六张白纸叠在一起,用此剑可以比较轻松地就划破。也不禁让人想到,两千多年前,越王拿起此剑杀敌的飒爽英姿。 吴王夫差青铜矛,1983年出土,这是一件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全长29.5厘米。矛身与剑身相似而较短,中线起脊,两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后端各铸一兽头。骹(又称(上竹下角),为装柄之用)中空。骹口扁圆,口沿内凹。矛体满饰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据专家考证,鈼为矛属刺兵器。其铸造工艺之精,可与勾践剑媲美,为同类兵器所少见,亦属不可多得的珍品。 三头凤花纹锦绣,这个三头凤锦绣,两侧凤翼之处,各有一个凤头,因而称之为三头凤。在古墓群中发现了大量的丝织品,也因此,古墓群有“丝绸宝库”的美誉。在这众多的丝织物中,最有特点的,要数这三头凤花纹锦绣。实际上当时考古人员对于这些丝织物的保护,是小心再小心,不仅不能现场开棺,带回博物馆后,也还要小心翼翼地取出,甚至要跪着工作。不少工作人员在地上跪着工作了八十多天,也因此落下了腿疾。 战国根雕辟邪,这件根雕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图案,呈行走之状,富有动势和神韵。古代艺人根据这种乌色树根的天然造型,依形度势,略在局部地方加以雕刻虎头形象和动物图案,一件生动活泼的“辟邪”神兽就诞生了,不仅突出了作品的自然之美,而且显示出人工技艺十分精巧。从根雕辟邪可以看出,根雕创作的“天人合一”之妙,早在战国时代就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