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道德经》在讲道,那你就错了,其实老子是在破“道”

 问耕耘不问收获 2019-07-04

古之大智慧者,必通《易经》。其实老子的“道”,在伏羲氏的《易经》里已见其踪迹,《道德经》里的“有”、“无”,与《易经》里的“阴”“阳”有异曲同工之妙。伏羲氏的一笔开天地,那就是“象”,阴阳的符号构成了八八六十四卦,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常名”。几千年来,人们执迷于“象”,“天象”、“地象”、“人象”,老子开始担心人们执“象”,毫无变化,就止步不前。因此,老子决定破象(常名)而“立道”。

伏羲氏的“象”,导致几千年人们的执象,老子如若创“道”,人们很有可能执道。所以,老子的《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就写了大家都很熟悉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有警告的含义,“道”是《道德经》的精华所在,道是不可说的,如果理解它是一个“常道”的道,恒久不变的道,那是错误的,那是没有悟道的。所以,虽然《道德经》通篇在讲“道”,但实际老子是在破“道”。

道就是宇宙万象,代表人生造化。什么是道?从“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变化的道,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道,如果执着于“常道”,那就没有得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告诫人们,任何事物一旦有了名称,那必带来局限性,不要受“常名”的局限,真正的道是万物的“自性”。

老子的道是天道,是万物的“本体”。老子的思想是从天道引申到人道,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德经》的源头是《易经》,阴阳易之门,而老子也开了一个道的门,有无道之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本源;母,能力,生万物的能力。由“无”产生万物,因为它是本源,但“无”要靠“有”才能产生万物,有了本源,还要有能力。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故而通过“无”来观事情,通过“有”来领悟玄之又玄的“道”。这里的“观”不同于“见”,观是精神上的“观”。满招损,当达到“无”的境界,再通过“有”,观世间可见的万物,体会事物的变化,最终悟道。老子提出了“有”“无”的概念以后,他又说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子告诉我们,有跟无是相同的。有和无不是对立的吗?为什么老子却说他们是相同的?

老子在提出“名”以后,接着又说了“有”和“无”,他是在告诫我们,有无只不过是道衍生出来的,不要去执着于“名”,有无只不过是他们的名号。

《道德经》第一章的意义就在于:道,是万物的本源;名,不要去执着;有和无是相同的。“同谓之玄”,因为同才玄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破了“同”之“玄”,才能得到道之门。又有又无,才是道之所在。从无“观”道体之妙,从有“观”道用之妙。破道才能得“道”。

关注小编,一起探讨四书五经的奥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