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性,68岁,冠心病病史10年,心肌梗死病史4年。患者未曾正规服药,也未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入院前1小时,突发心悸、大汗,气短,拨打“120”急诊入院。入院测血压80/40mmHg,入院治疗措施首选什么?药物治疗?直流电复律? 指南推荐: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 电复律以期尽快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指南非常明确,住院医生立即准备急诊直流电复律,望着大夫咬牙切齿,把心一横的样子;望着病人家属对直流电复律的恐惧,让我明白电复律这个指南Ia类推荐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的确需要,每个医务人员都应掌握,每一个人都应了解电复律相关急救知识。 室速发作心电图 电复律成功后,显示:陈旧前壁心肌梗死 1、什么是电复律? 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电脉冲,使某些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 2、电复律的基本原理什么? 基本原理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心肌通过高能电脉冲,使大部分心肌纤维(约75%以上)同时除极,抑制心肌内各种异位起搏点及边界电流,并打断可能存在的折返途径,从而使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中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得以重新控制整个心脏活动,恢复窦性心律。 3、哪些患者需要电复律? 快速心律失常,如果导致血液动力学障碍,而且药物疗效不佳者,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与扑动。自律性增强或触发活动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如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等、复律成功率较低、复发率较高。 4、如何选择能量? 电复律所用电能用J表示。按需要量充电: 心室颤动为250J~300J,非同步复律。 室性心动过速为150J~200J, 心房颤动为100J~200J, 心房扑动为80J~100J, 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均为同步复律。 5.如何进行模式选择? 除了室颤之外都要选择同步模式。 6、电复律前抗凝药物的如何应用? 复律后栓塞的发生率为1%~3%,房颤复律前应积极抗凝治疗,如近期心肌梗死、心肌病、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近期有动脉栓塞史、心房内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复律前3周,复律后4周。 常用抗凝药物:华法令3mg/d或新抗凝片2~4mg,抗凝期间,监测INR。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如有出血应立即停药。 7、电复律前是否需要药物准备? ![]() 紧急情况不需要药物准备:如室颤、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房颤并预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需要药物准备,提高复律效果。 1) 使血液、心肌组织达到一定药物浓度,预防电复律后心房颤动迅速复发; 2) 明确患者能否耐受所用药物,以利电复律后维持药物的选择; 3) 提高电复律的成功率和减少所需电能。目前常用的药物是奎尼丁、胺碘酮。 4) 既往伴有病窦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提升心率药物和临时起搏器备用。 8、哪些人员需要掌握紧急电复律? ![]() 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公共场所保安,警察,司机和各种交通、公共聚集场所服务人员。 首都机场AED(自动复律除颤仪),需要机场服务人员掌握。 ![]() 9、具体操作技巧有哪些? 2) 连接除颤器和心电监护仪,选择R波高耸导联进行监护; 3) 患者进入理想的麻醉状态后,将电极板涂上导电糊,标准位或前后位放置电极板。标准位:心尖部及胸骨右缘2~3肋间,多用于急诊;前后位:背侧左肩胛下区,胸骨左缘3、4肋间。 4) 一切准备好后,主持者调整放电量、充电后进行电击复律/除颤。放电时工作人员不要与患者接触。 10、复律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2) 密切正确处理电复律/除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以防止快速心律失常复发。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