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常用经方

 中医陈孝和 2021-08-26

所谓补剂,就是具有兴奋强壮、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以及滋补、改善营养状况等作用的方剂。

补剂一般分为补阴、补阳和补气、补血这四类。

补阴和补阳的方剂,是为阴虚和阳虚而设。什么叫做阴虚呢?这个我不厌其烦的讲过很多次了,这里再讲一下。

中医习惯上所说的阴虚,多指肾水、阴液不足,即所谓“肾中真阴虚”。肾中真阴虚,不但可使肾水不能上济以养肝木,引起肝阴不足,还可上盗母气(肺金为肾水之母),损耗肺阴,导致肺阴亏损。

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肾中真阴虚的患者,多见身体消瘦,肌肤萎缩、枯涩,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疮),五心烦热,腰腿酸软,小便黄赤,或头昏眼花,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这种证候的治疗原则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就是滋补肾阴。

临床常用的滋补肾阴的药物是地黄、萸肉、枸杞子、龟甲等味。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就是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

如果患者见有失眠、夜梦遗精、情绪急躁、好恶反常、脉象细数弦急等阴虚火旺的征象,应该配用知母、黄柏,以滋液清火,方剂如知柏八味丸

如果患者呈现肺阴虚,出现呛咳、咳痰不爽、音哑咯血、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芤数等阴虚劳热的证候,方剂应选用沙参、元参、百合、天冬、生地黄、阿胶、甘草、功劳叶、地骨皮等滋阴清肺除热的药物为主

由于肺阴虚者多兼肝阳上亢,所以常配用鳖甲、银柴胡等药,以平肝潜阳,清热敛阴百合固金汤和秦艽扶羸汤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常用方剂。

至于阳虚,多是指肾中阳气、命火衰减,也就是所谓“肾中真阳虚”。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因命火衰减而不能上蒸脾胃,导致脾阳虚微等证。正因为肾阳虚可以涉及多种阳虚证候,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有畏寒怕冷(特别是腰以下常有冷感),腰部酸痛,腿酸发软,精神不振,小便多(或淋沥不尽),或阳痿早泄、精冷,脉象细软或沉迟等症。

这种病证的治疗原则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就是壮肾阳,补命火。

临床常用的壮肾阳和补命火的药物有肉桂、附子、鹿茸、紫河车、肉苁蓉、狗脊、巴戟天等。附桂八味丸和右归丸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

如果证属脾阳虚,则多有唇淡口和,饮食减少,消化不良,或呕逆腹痛,肠鸣泄泻,甚或五更泄泻,四肢清冷,倦意嗜眠,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

这种病证如果表现轻微,只要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助阳,即可收效。若病情严重,脾阳式微而阴盛于中,就必须用肉桂、附子为主,配用干姜、党参、白术等药物,以振奋脾阳,健脾运中。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都属于这一方面的常用方剂。

补气和补血的方剂,顾名思义,自然是为气虚与血虚而设。要了解什么叫气虚,首先应该懂得气是什么。

气这个概念,在中医学里运用得非常广泛,其意义因场合而异,而这里只是指气血相对的气,也就是泛指机体的动力、活动机能而言。那么,气虚就意味着机体的活动能力不足或机能衰减,而补气就是促使机能活动和增强活动力。

古代医家对于气虚机制的解释,多认为是由于脾、肺二经不足。因为营养物的摄取是脾所主,气体的交换是肺所主,而体内活动能量的不断补充,完全依赖于营养物的不断摄取以及肺的不断吸收新鲜空气。所以把气虚归属于肺、脾二经不足是很有道理的。

气虚的证候怎样呢?一般多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弱,四肢困倦,劳则气促,大便溏泄,脉虚大或细软,或见脱肛、子宫脱垂、小便失禁等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补气的主要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假使并发脱肛、子宫下垂、小便失禁等宗气下陷的证候,一般还应在补气药中加入升麻、柴胡,以起一种升举的作用。

若因气虚诱发大便溏泄不止、肢冷等脾阳虚的征象时,应在补气药中加入干姜、肉桂等药物,以振奋脾阳。临床常用的补气剂是四君子汤和补中益气汤之类。

血虚,除了包括现代实验诊断的贫血而外,还包括实验检查并不贫血,而经中医望、闻、问、切所诊断的血虚在内。所以中医所谓血虚,远比现代所说的贫血的含义要广泛得多。

血虚有哪些见症呢?血虚一般都要见到面色淡黄、口唇、指尖苍白,甚或全身皮肤都显得苍白,并有头昏,眼花,耳鸣,倦怠好眠,或失眠,不耐劳力,容易气粗心跳,舌质淡白或滑白无华,甚或面部、四肢有轻度的浮肿。

如果由于吐血、血崩等大失血所引起的急性血虚,可能出现芤脉或弱脉,一般慢性血虚多见细涩无力的脉象。

临床上常用的补血药有当归、党参、熟地黄、龙眼肉、何首乌、阿胶等,如果血虚导致阴虚内热,见有舌红少苔、午后潮热、手足发热等虚火现象,一般应在补血药中佐用地骨皮、麦冬、白芍之类,以滋阴降火。

反之,如血虚兼见形寒、便溏、脉弱、舌淡等脾胃阳虚的症状,宜在补血药中配用黄芪、白术、木香、砂仁、生姜、大枣,以补气调气,健脾温阳

若因突然大失血引起四肢厥冷、自汗、脉芤虚而微等阳气虚脱的现象,宜重用人参、黄芪,或用一味独参汤,以益气摄血、振阳。

由于气血是相互依赖、维系而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血虚则气亦虚,血脱则气亦脱,所以在临床上,不但对这种大失血的急性血虚需要重用参、芪,就是一般慢性血虚,也多配用参、芪,以补气生血。

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生阴长”之意。临床常用的补血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及归脾汤等方。

补剂虽然可分上述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四类,但在临床运用上,往往因病变错综复杂,需多方兼顾,数法合用。阳虚往往兼见气虚,而气虚又极易导致阳虚;阴虚常常兼见血虚,而血虚不仅容易引起阴虚,还可以导致气虚

因此,补气剂和助阳剂,补血剂和养阴剂,每多相须为用。事实上,助阳剂大多兼有补气的作用,养阴剂大多具有补血的功能。

又如,阴阳两虚和气血俱伤的证候,又必须使用养阴助阳和气血双补的方剂,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这说明我们在临床上,必须量病处方,不得偏执一方一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