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宰相王播小时候在寺院蹭饭,被僧人鄙视,二十四年后扬眉吐气

 真游泳的猫 2019-07-05

唐朝尚宰相王播,小时候穷的叮当响,就去扬州惠照寺木兰院蹭吃蹭住。一开始,王播蹭点斋饭,僧人们也无所谓。但是王播吃了一顿又一顿,就是不离开,整天的就在寺院里读书写诗。

渐渐的僧人们都开始厌恶鄙视王播,心里想道:“你个穷书生,写的什么破诗?我看你读书是假,蹭饭是真。”

本来寺院的规矩是,敲钟代表吃饭时间到了。但僧人们合计了一下,想要赶走王播,就改了规矩,吃完饭后再敲钟。

王播一直呆在房里认真的读书写诗,经常入迷的忘记时间,全靠钟声来确定吃饭时间。僧人们这么一搞,钟声响了,王播去食堂才发现,毛都没有了。这么几次之后,王播自己也觉得住不下去了,就闷闷不乐的离开了惠照寺。

二十四年后,王播成为镇守淮南的节度使,那是相当大的官。惠照寺就在他的管辖范围呢,王播就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于是重游旧地。没想到却发现他年轻时候写的诗都用僧人们用绿纱罩上,当宝贝供奉起来了。

看到这种情景,王播真是感慨万分,真是世态炎凉的,连出家的僧人都这么势利眼。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一个人只要有志气,不怕别人的白眼,最终都能扬眉吐气。而那些曾经嘲笑鄙视你的人,会悔恨他们当初是多么的错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