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论语名句详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峨眉佛光 2019-07-05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名句的诞生

曾子1有疾,孟敬子2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3乎道者三:动4容貌,斯远暴慢5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6矣;笾豆7之事,则有司8存。”

——泰伯·四

完全读懂名句

1.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后世尊为“宗圣”。2.孟敬子:鲁大夫仲利、捷。3.贵:注重、重视。4.动:有所作为、开始做。5.暴慢:放肆粗暴。6.倍:与“背”同,谓背理也。7.笾豆:古代祭祀时,用来盛祭祀品的竹器和高脚木器。8.有司:管事的人。

曾子生病快死了,鲁国大家族孟敬子去探问他。曾子说:“鸟快死时,鸣叫的声音发自内心,让人感到悲哀;人将死时说的话是善良的。君子为人处世看重三个道理:第一是容貌举止合乎礼节,就可以远离他人的粗暴傲慢;第二是面容表情端庄,容易获得别人的信赖;第三是言词语气表达得体,便能避免鄙陋不合理的事。而其他一般祭祀礼节与器用的事情,有专门负责的人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不需要太操心。”

名句的故事

孟敬子是鲁国大夫仲孙捷,曾参卧病在床时,他前去探望。曾子的病情有多严重呢?根据《礼记·檀弓》记载,当时曾子的弟子、儿子、孙子,都围在床边,随侍在侧。曾子看孟敬子前来探问,便主动献言,他先提醒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意思是说,鸟因为恐惧死亡,发出的叫声凄厉而悲哀;人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回到自己生命的本质,所以说出来的话是善良的。曾子这番话十分慎重,肯定希望孟敬子能把他的话听进去。

为什么曾子需要这样提醒孟敬子呢?《礼记·檀弓》有一则小故事,可帮助我们认识孟敬子这个人。当时鲁国三家大夫,就是季孙氏、叔孙氏、仲孙氏的权势直逼鲁国君王。当在位的鲁悼公过世时,季孙家的季昭子便问仲孙家的孟敬子,这个时候应该要吃什么。孟敬子便回答,天下人都知道这时候应该要吃粥,不过天下人也知道我们这三家大夫是跟君王相抗衡的,如果要勉强这样做,我是办得到的,可是这会让人怀疑我们的诚意,所以干脆还是继续吃我们想要吃的。这显然是孟敬子的强辩之词,同时也凸显了他的无礼。

所以,曾子奉劝孟敬子君子重视的三件事情:容貌、颜色、辞气。这是曾子用迂回的方式训诫孟敬子。在接近人生尽头的这一刻,曾子真心诚意地告诫更值得后人用心体会。

历久弥新说名句

《礼记·檀弓》中还有一则故事,可以了解曾子重礼的程度。曾子过世前家人围在病床边,而当中突然有人发现,曾子躺在大夫用的竹席上面,这被病情严重的曾子听到了,他坚持一定要换掉这个由季孙氏赠送的竹席,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合乎礼而死。大家只好顺从曾子的意思,把他扶起来,更换竹席。遗憾的是,竹席换好后,曾子还没躺好就过世。

此外,《礼记》也记载:“曾子之丧,浴于爨室。”“爨室”就是厨房,意即曾子的遗体是在厨房梳洗的。照道理遗体的处理应该要在房间,这对于重礼的曾子来说,应是相当不合适的。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描述到,刘备在过世之前曾对诸葛亮说:“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刘备最后托孤于诸葛亮,从其话中也看得出来,刘备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是无法承继大业的,因此临终时引用圣人之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便是一心希望诸葛亮能凡事多担待。诸葛孔明当然是听得懂,所以他回答:“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这样真切的君臣之交,传为千古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