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脸不要命: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书蠹之家315 2019-07-05

要脸不要命: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1)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那时候,楚汉最后战局一触即发,而当时的项羽只有十万兵马,还是后勤告急人困马乏的款式,再也没有以前张牙舞爪的嚣张样。韩信率领他的三十万虎狼之师居中正对楚军,独当一面。孔将军居左翼,费将军居右翼,汉军作为后备殿后,周勃、柴将军跟在刘邦后面。因为刘邦作为最高指挥官必须保持超然地位,调度指挥各路兵马,这样就避免了群龙*无首,犹如从前的彭城大战一样乱成一团迅速崩溃,就因为没有统一调度发生的悲剧。


勇不可挡的韩信先和项羽主力交锋,出师不利,连忙撤退(不知是不是扮猪吃老虎,以引其入布好的口袋,当然项羽的单兵作战能力不可小觑,据说比韩信还强,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也),楚军乘机追击,正好让两翼的孔将军、费将军从两侧夹击楚军,楚军立马作战不利,刚刚败退的韩信又调转枪头乘势进击楚军,楚军立马大败于垓下。这次决定性的战斗,刘邦的汉军作为后备军,不放一枪一炮,楚军就已经大败,可谓是最轻松的一次。


其时项王的部队已经在垓下修筑了坚固营垒,兵败如山倒的项羽不得不退回壁垒坚守。只是,项羽却早已陷入兵少粮尽的窘境,基本上不能坚持多少时间了。而且汉军及各诸侯部队又把他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插翅难飞也。


现在讲讲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后失声痛哭的稀奇事。英雄末路之泪当然是十分悲壮,可惜项羽自己却哭得太早,也说明他心胸不够开阔,太容易气馁,没有跌倒了站起来的百折不挠精神(可能是之前他太顺的缘故吧,没有好好地上挫折教育课,要加强个人修养啊),原本他如果想办法过江东再聚众卷土重来,把姿势放低点,继续苦心经营,而不是遇到挫折时怨天尤人,庶几还有政治翻盘的机会,可惜在紧要关头,项羽这莽匹夫居然只会自顾自地搂着宝马香姬泪流满面,十足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的作派,却不是寻找出路进行政治翻身,少有的英雄气短,别人还夸他情深意长很有人情味呢,这就稀奇了,你是政治人而不是演戏的,OK


不错,没人说他没有人情味,可惜是用错了地方,这是典型的把原则当儿戏,难怪他手下只有一个可用的大谋士范增也被他赶走了,他本来就是刚愎自用主次不分的主啊。


据说听到四面楚歌的那一夜,项羽连夜起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本身就办法不多只会横冲直撞的天下第一猛将也只能在军帐中喝闷酒了。反正在最后的关头,此时的他早已无心作战,更加不用说考虑战争如何进行下去,如何撕开敌人的重重包围东山再起(多想想刘邦在荥阳被他围困的苦日子吧,胜利哪有唾手可得的),已经完全失去信心的他只会哭哭啼啼(想像不到一个一次可以残暴地坑*杀20万降卒的人,居然也有如此柔弱的一面,不知是该可怜还是该嗤之以鼻),比最柔情的女人还柔情。


总之,此刻的他心中惦记的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大美人虞姬,以及他的宝马乌骓马,这是两样他平时须臾离不开的宠物。想到伤心处,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深情款款地吟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也就是说到了最后,他最感叹也最不甘心的是,自己贵为天下第一猛士,居然自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这确实是有点悲哀,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枉我有能拔山的力量啊,盖世英雄时运不济呀什么的,和刘邦遭遇不顺时总是问其谋士“这可怎么办”语气相同,人生追求却相差十万八千里,一个儿女情长一个天下为公,性质当然完全不同。


也许有人还会比较刘邦置父妻和儿女生死于不顾的狠毒事来说事,甚至于会发出“嫁人就要嫁项羽”的感慨,因为在危急关头,这项羽也太有人情味太招女孩喜爱了,这么有情有义的男人打灯笼也难找也,难怪他死后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了。


可惜项羽还是弄错了自己的角色,这是在战场上在政治圈子里,他首先是一个政治人,一个军事家,有很多人跟着他吃饭,性命也在他的手里捏着,而他却舍大家而顾小家,这是典型的小家子气,他在最危急的关头,亲自把自己的统帅角色和天下大业全毁掉了,还博得了后人的廉价同情和掌声,这是怎样的一种本末倒置。果然如他的亚父范增所说,天下已定,小子不足与谋也,你就等着身败名裂啦,没别的选择。


那时候,项羽的军营里,火把点起,酒宴升起,这最后的晚餐也太悲伤太催人泪下了。在生离死别之际,有情郎项羽深情地把美艳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和她共舞起来,“虞姬呀小虞,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难道益了刘邦这个没当上皇帝就有八个老婆的小无赖不成?唱着唱着十分感性的项羽,就一道道流下了不轻弹的男儿热泪,泪如泉涌啊,为什么要掉眼泪?是因为有情人要分别啦。


项羽唱了几遍,大美人虞姬在一旁随声应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反正要誓死相随的样子,因为是英雄末路,所以这场“霸王别姬”的场面也变得十分的感人。看到小夫妻依依不舍的情景,项羽的左右侍者全都跟着泪流满面,哭得稀里哗啦的,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仰视主人的。


哭过之后,项羽便飞身上马,带领八百多精锐骑马随从后面,趁夜色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奔而逃。天刚亮的时候,唱了一夜楚歌疲惫不堪的汉军才发觉项羽跑了,于是刘邦立即命令汉军的主力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务必拿下他的人头,绝对不能给他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机会,不然的话刘邦就有难了,这是不容置辩的。


项羽的乌骓马跑得飞快,是匹著名的千里马啊,当他渡过淮河时,他的八百骑兵部下仍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然后,刘邦这曾威风八面的项兄弟就特别倒霉,到达阴陵时居然迷了路,而且更加倒霉的是,他去问一个耕田农夫,农夫却故意骗他说:向左边走就是。项羽带人向左疾驰,却陷进了泥沼之中,才知道那老农夫骗了他们,气得破口大骂,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也,这事刘邦碰到不比项羽少,包括彭城大败的那次也是被项羽追到江边差点淹死,要不是天公作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让刘邦带几十骑侥幸逃脱,刘邦早已被好兄弟乱刀砍死,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啊,是个十分严肃的命题。


就因为老农的机智,让项羽耽搁了一点时间,因此汉兵能追上了他们。项羽只得拼命逃,带着自己的骑兵向东到达东城时就只剩下二十八骑了。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兵强马壮的样子。


这回看到对手人脚齐整旌旗猎猎,连英雄无比的“万人敌”项羽自己也估计再难以全身而退了,甚至于可能是楚汉战争的最后一役了,于是早就视死如归的他对身边的骑兵说:我项某人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身经七十多次征战,阻挡我的所有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谁谁就会兵败如山倒,没有不降服的,从来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滋味(太顺的人一遇到挫折最终也是自暴自弃的多,因为他的字典里没有挫折二字也不想好好面对),因而能够称霸天下,号为霸王。然而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天不容我奈之若何。今天肯定要决一死战了,所以我们必须打好最后一场漂亮仗,我愿意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而且一定要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大家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我,而不是我项羽没本事不会打仗,非战之罪也。


话音未落,于是项羽把身边的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冲杀。


其时,人数绝对占优的汉军把项羽他们围个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一大片,这更加鼓起了学得“万人敌”本事的项羽的杀敌欲望,他是一个遇强愈强的人,对手越强他越兴奋,单兵作战能力更是大到爆棚。项羽对骑兵们说:拿剑来,让我们杀个痛快,看我怎么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大喝一声之后,项羽就命令自己的骑士四面驱马飞驰而下,并约定一齐冲到山的东边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王骑上马,一路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狂野厮杀,汉军哪挡得住天下第一猛将的强大攻击力,纷纷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痛快淋漓之间即时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项羽果然也杀掉了一名汉将践了约。这时,汉军骑将赤泉侯杨喜在后面紧紧地追赶项羽,项羽恼怒地瞪大牛眼呵叱他,声若巨雷,简直是天雷滚滚也,赤泉侯惊慌失措地连人带马吓得倒退了好几里,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神奇啊。


趁着汉军慌乱之间,项羽与他的骑兵按约定在三处会合了。败退的汉军不知项羽跑到了哪里,就把部队也分为三路,再次包抄上来。看到汉军又紧逼上来,正逞个人英雄主义杀得性起的项羽又驱马冲了上去,电光火石之间砍杀了一名汉军都尉,同时又斩杀了百八十人,楚军骑兵再聚集时,发现自己仅仅折了两个人,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战绩。于是项羽踌躇满志地问自己的骑兵们说:怎么样?兄弟们,我没说错吧?他的随从都十分敬佩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钦敬钦敬,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不绝也。


当然,如果纯粹从打仗的角度来说,项羽绝对是当时的一等一高手,无人能出其右,名符其实的楚汉第一猛将也。

 

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从项羽和刘邦两人的人生牌面来说,刘邦基本上没有哪一手是好过他的。那么,为什么如此会打仗的项羽,还是输给了根本不能和他处于同一量级的刘邦呢(就是刘邦的第一猛将和心腹樊哙也不是他的对手啊)?这个就牵涉到了政治角色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项羽首先示人的是统帅而不是士兵,他应该着力的是战争形势和战略意图,也就是对战争全局的控制性问题,而不是能杀多少敌人的士兵,这正如将兵越多越好的韩信批评他的那样,项羽是典型的匹夫之勇,是一种角色错位,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没有别的结局。正是因项羽老搞不清自己的真正身份,尽管他打起仗十分好看十分酷,也很有审美效果,让跟着他的将士也很是享受很是脸上有光的样子,不像刘邦这个“无赖”出身的人在他将要烹*杀他父亲时,还嘻皮笑脸地要讨一杯羹喝,当然惹来很多卫道士的攻击,说刘邦做人不地道不人道没孝道,那么只有冲上去和项羽同归于尽才地道吗?这明显是一种匹夫之勇。


所以项羽老是搞混自己的角色,经常性人格分裂,在他该大方时他却小气,比如分封事宜;在他该有所决断时他又过于婆婆妈妈,把原则当琐事甚至于当交换筹码,这个说得够多的了。你是统帅你是一国之君,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正是他最缺失的领* 袖元素,正因为如此,他才老是逞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大局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败亡那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在这一方面,刘邦正好相反,刘邦虽然打架单挑的能力也不是很弱,但老刘还是斩钉截铁拒绝了项羽下的战书,统*帅打架那不是笑掉人们大牙啊,这么没身份没谋略的事你项羽也好意思提出来,也说明你在政治上根本不成熟,甚至于太孩子气太不开窍,而刘邦的真本事正是知人善任,该谁干些什么能干什么,他心知肚明一清二楚,谁也不想骗他,干起来也不会那么没章法没那么累,在这种遵循“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世界,有时候强并不只是指有一身蛮力,有令大姑娘为之眼前一亮的胸肌腹肌,还要食脑,明白不?


再说了,会杀人,会骑马,会射箭,只不过是一个好士兵应该做到的功课而已,即使是能在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也只不过是有做将领潜力的杰出士兵而已,离领* 袖人物或统帅的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真正的统*帅决不是贪图一时的快意恩仇,而是综观全局的平衡能力,甚至于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中,有力挽狂澜反败为胜的魄力和勇气,而不仅仅是图一时的痛快和浅薄的炫耀。此外,在挫折和逆境面前,一个统帅必须是沉着应战,镇定自若,寻找转机,而不是一览无余地表现出心浮气躁,毫无章法,遇事只知道哭,那和妇人之仁没有什么区别,政治也只能让你走开,也就是说取消了你的参赛资格。


而项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肯过江东,连最后的政治翻盘机会也自动放弃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项羽的目光短浅,注定干不了夺取天下的大事,至少不会将革命进行到底。


横冲直撞地战到最后,这时候跑到乌江边的,也只剩下他这个有千里马坐骑的孤家寡人和一小撮骑兵随从了,英雄末路的格式基本上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了,好可怜,想当年千军万马英气勃发的项大王落到这步田地,想起来还真是让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如果你不够狠,最后哭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其实,项羽那时是落魄了点,还不至于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他听从那个亭长(哈,刘邦也是杰出亭长,果然也是有眼光的人)劝告的话,或许又有人生之另一洞天也。


那时候,项羽在江边踌躇,正在考虑要不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好驾着一只船等在那里要接他,亭长满怀信心地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但土地纵横一千里,民众亦有几十万,以你这种天下一等一的英雄,只要振臂一呼,也足够在江东继续称王啦。所以,我希望大王快快渡江。反正现在乌江上就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即使追击致此,因为没船当然没法渡江,也只能望江兴叹啦。


谢谢亭长好意,算了吧,不是我不能打仗,而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想当初,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雄赳赳气昂昂地渡江西征,打遍天下无敌手,如今却输得一败涂地,只有我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乡亲怜爱我让我继续当王,我还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啊,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心中难道无愧乎?早已没有雄心壮志并视死如归的项王笑了笑说道。


总之,在最后关头,在还有一线希望进行政治翻盘的情况下,短视项羽不是如何盘算着要进行人生翻盘,而是要保留自己的英雄本色,一个天塌下来也不怕的堂堂正正男子汉大丈夫的光辉形象,甚至于连刘邦都有点敬佩他了,却绝对不会学他此种不成熟的政治人角色,那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而已。


我知道亭长您是位有德行的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乌骓马征战了五年,曾经日行千里,快如闪电,所向无敌,我不忍心把它杀掉,就送给您吧,您要好好帮我照顾它啊。项羽又对亭长伤感地说。


然后项羽命令随从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汉追兵作最后博杀。一阵歇斯底里的猛打猛冲之后,光项羽一个人就独自杀掉汉军几百人,简直就是砍瓜切菜那么容易,杀人*魔现世般的,当然刀剑没长眼睛,项羽身上也被汉军砍了十几处,伤得不轻。正在有点支撑不住的时刻,项羽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就惊奇地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吕马童这时面对项羽,正好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有意指给旁边的王翳介绍说:这就是项王。


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买我的人头,原来我的脑袋这么值钱,看在是老相识的份上,不如我就把这个大红*包送给你吧!算是一种顺水人情了。项羽豪气地说。

 

说完,猛项羽便挥剑自刎而死,留给后世的可能永远是景仰和同情,连他的死对头刘邦都被感动得泪水哗啦啦的。


眼疾手快的王翳首先抢得项羽的头,其他骑兵奔跑向前互相践踏争抢项羽的躯体以便立功受奖,甚至于因为相争而使汉军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性的弱点啊。


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项羽的一部分肢体,五马分*尸的悲壮样。然后这五个人把所得肢体拼合在一起,正好是项羽的全身。因此刘邦只好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算是兑现了自己的封赏诺言,牙齿当金使。


项羽死后,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刘邦,鲁县起先不降服,刘邦原先是想血*洗鲁城的,但刘邦平生又最敬佩恪守礼义的忠勇之士,看到他们为君主守节,于是心生一计就拿着项羽的人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乡亲最终也归顺了。对于刘邦的曾经的好兄弟和天下事业的死对头项羽,原本刘邦就有一种敬仰,他也曾三番五次放过刘邦,他们俩确实都是乱*世的英雄,英雄当然都重英雄,所以刘邦便主张厚葬他,还给他亲自发丧,痛哭吊唁了一通后才离去,如果要说流泪的价值,这个可能才是真正的英雄泪吧,你们说呢?


因为当初俩人的共主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等项羽死了之后,鲁国又最后投降,所以刘邦就以鲁公这一封号把项羽安葬在谷城。至于项氏各宗族,刘邦也都不加杀戮,天下人都知道刘邦是出了名宽厚仁爱的,甚至于重视民心多于重视家人,从这你就知道刘邦分一杯父亲的肉汤的良苦用心了,而不是什么别人所说的寡廉鲜耻。


其实看似没有什么大本事的刘邦能得天下当然有他的理由,这世上没有多少幸运儿可说,那只是骗不努力的人的成人童话而已,你以为如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而且,刘邦不仅不杀项羽家人,对有恩于刘邦的还大加封赏,封项伯(“鸿门宴”上立大功也)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都属于项氏,刘邦还给他们赐姓刘,以示亲热和重视。刘邦在关键时刻可能因为政治利益心狠手辣,不过刘邦绝对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不然的话也没有丰沛集团子弟的誓死相随了。


而反观刘邦的好兄弟,也就是据说和舜的眼睛一样有双瞳子的项羽,他趁秦末大*乱之势骤起于草莽,只用三年时间,就率领诸侯灭掉了暴*秦,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却又莫名其妙地挂掉了,正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就因为他此中犯了很多原则性的错误,才不能让他的势力保持长久。比如项羽舍弃高屋建瓴的关中之地,怀念家乡,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坑杀将士,斥诸武力,残*暴异常,而又埋怨诸侯王背* 叛自己,到死的那一刻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而是一个劲哭着说:“上天要灭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个也太他娘的荒谬透顶啦(我这样的粗人还真想骂他几句最毒的话),不败落都几难也,所以说做事必须要分清主次,不能把原则当儿戏,放弃主干而纠缠枝枝叶叶的事,那样也只能得不偿失也。


反正,在四面楚歌响起的时候,就决定了项羽这个盖世英雄的悲剧,就因为他这个统帅是那么的沉不住气那么的惊慌失措,这当然不是一个好兆头。回溯那时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谁灵机一动带头唱起了楚歌,在深夜里还显得特别嘹亮。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歌声响起,致使楚军士卒立马厌战思乡,军心顿时瓦解(不禁也想起了刘邦在南郑的日子),毫无战意了,而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时,曾经英雄盖世的项羽不禁又儿女情长起来,大为吃惊,低声和左右嘀咕道:难道汉军已经完全攻取楚地了吗?不然的话怎么楚人这么多呢?这个当然算是已经完全泄气,只能跟着感觉走,能杀多少就杀多少汉兵,败局已定。


总之,四面楚歌悠然响起时,本来还想负隅顽抗的项羽,以为汉军已经尽得楚本土之地,于是心理崩溃意志瓦解,这个对心高气傲要脸不要命的项羽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连最后的坚持勇气也整没了,于是连夜带八百精锐奇兵遁走,乘夜色突围向南飞驰。项羽一走,群龙无首的楚军也只能四处溃散。刘邦急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遂杀项羽于东城,楚军被斩首八万,几乎是项羽的所有老底,这才平定了楚国,刘邦也顺理成章成了历史上第一位草根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