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文学发展史》印度梵语古典文学之五:迦梨陀娑4

 思明居士 2019-07-05
《世界文学发展史》印度梵语古典文学之五:迦梨陀娑4

印度梵语古典文学之五:迦梨陀娑4

3.《沙恭达罗》

《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最杰出的作品,代表梵语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它共分7 幕,基本题材取自《摩诃婆罗多》和《莲花往世书》,基本情节是净修女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之间的爱情纠葛构成的。

第1 至3 幕,是戏剧情节发展的第一阶段,写国王豆扇陀与沙恭达罗邂逅相遇,彼此钟情,自由结合。国王豆扇陀和随从到郊外狩猎,追赶着一只鹿,正要弯弓搭箭,却被净修林的两个苦行者阻止。国王立即放下弓箭,苦行者赞美国王道:" 真不愧是补卢的后裔,真不愧是国王中的明灯。" 豆扇陀应邀访问净修林。他走进净修林中,发现净修林大师干婆的义女沙恭达罗正在浇水。她虽然身穿树皮衣裳,可仍然显得美丽异常。豆扇陀一见倾心,不禁赞美" 这女子真正是秀色天成"。" 下唇像蓓蕾一样鲜艳,两臂像嫩枝一般柔软,魅人的青春洋溢在四肢上,像花朵一般"。沙恭达罗正值怀春妙龄,也对豆扇陀一见钟情。当两个女友向国王告别时,她不愿就此离去,假装嫩拘草刺伤了脚,树枝子挂住了树皮衣服,回眸给豆扇陀一个多情的秋波。

国王更加恋恋不舍,叹口气说:" 沙恭达罗的秋波这一转,我简直无意再回城去。我下令让我的随从们在离开净修林不远的地方驻扎下。我简直忘不了沙恭达罗。我的身体走了,我那颗不安的心却跑回来。正如逆风竖起来的旗竿上的丝旗在风中摇摆。" 国王把他对沙恭达罗的爱告诉了一个随从,随从却说:" 啊,正如一个厌恶了枣子的人想得到罗望子一般,万岁爷享受过了后宫的美女,现在又来打她的主意。" 豆扇陀陷入情网,为了追求沙恭达罗,他违抗母命,不肯回宫。他在净修林驻扎下来,并借口保护净修林不受罗刹扰乱。

沙恭达罗从看到国王起就精神恍惚,郁郁寡欢,最后终于向女友吐露真情,并咏诗表白心中的激情:" 你的心我猜不透,但是狠心的人呀!日里夜里爱情在剧烈地燃烧着我的四肢,我心里只有你。" 一直躲在树后的豆扇陀听到后喜不自禁,也向沙恭达罗倾诉了自己的相思之苦:" 爱情只使你发热,细腰的美人呀!但却在不停地燃烧着我,白日使夜莲凋萎,但更厉害的却是使月亮的光彩褪落。" 沙恭达罗的两个女友愿意成全这件好事,但要求国王不要最终抛齐沙恭达罗。豆扇陀发誓说:" 尽管我后宫佳丽甚多,我家里只有两宝可守,一个是四周环海的大地,一个是你们的朋友。" 听到国王作了保证,女友放心地离开了。

豆扇陀拼命追求沙恭达罗,沙恭达罗想离开国王,又舍不得走开。最后,他们终于用干闼婆(自由恋爱)的方式结为眷属。

在前3 幕中,诗人以净修林清幽和谐、超凡脱俗的自然美,来烘托男女主角的爱情美,喜剧气氛浓郁。第3 幕的结婚场面,构成了剧情的第一次转折。

第4 至6 幕是戏剧情节发展的第二阶段。第4 幕表现的是沙恭达罗离开净修林赴京寻找豆扇陀。婚后不久,豆扇陀启程回京城。临别时,他把一只刻有自己名字的戒指作为信物交给沙恭达罗,说不日将迎她回宫。国王走后,沙恭达罗终日相思绵绵。一天,她心不在焉,怠慢了一位脾气暴燥的大仙人达罗婆娑。大仙人便诅咒她说:" 你心里只有你那个人,别的什么都不想念,我这样一个有道的高人来到,你竟然看不见。你那个人决不会再想起你来,即使有人提醒他,正如一个喝醉了的人想不起自己作过的诺言。" 沙恭达罗的女友跪求仙人发点慈心,饶恕沙恭达罗的失敬,大仙终于发了点慈悲,减轻了对她的诅咒:" 我的话既然说出去,就不能不算数。但是只要她的情人看到他给她的作为纪念的饰品,我对她的诅咒就会失掉力量。" 这时,干婆巡礼圣地回来,他祝贺沙恭达罗已同国王结婚,并派徒弟陪送已经怀孕在身的沙恭达罗赴京投奔国王。临别时,女友告诉沙恭达罗说:" 假如那位国王迟迟疑疑一时想不起你来的话,那么你就将镌着他自己名字的戒指拿给他看。" 沙恭达罗依依不舍地与家人亲友、净修林的花草树木及弱小生灵告别。

这一幕充满哀婉动人的离情别意,一向被认为是《沙恭达罗》中最美的一幕。

正如印度流行的谚语所说:《沙恭达罗》的第4 幕在全剧里好得出奇。古代印度人真的相信是有诅咒的。这里,大仙人的诅咒象征着当时社会保守势力对自由爱情的阻挠,构成了戏剧的基本冲突。剧中沙恭达罗女友的疑虑,预示着沙恭达罗将面临被拒认的波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