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书法名家徐国印先生书法艺术

 泊木沐 2019-07-06

徐国印先生近照

徐国印,男,河南上蔡人,中共党员,教师身份。酷爱书法,视书法为唯一爱好,楷书以欧体为本,行草以二王为宗,并兼习多家之长。 徐国印现为:中国佛教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国禅艺学士、、中国书画信息网首席顾问、河南今网书画院常务理事兼艺术总监、中国剑光书法院院士、中国华夏万里行书法院院士、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分会会员、世界华人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会员。

笔者追踪徐国印先生书法艺术已两年有余。无论他的楷书、行书、草书笔者均予以高度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徐国印先生的书法艺术之美深深打动了我并一直吸引着我。一直以来,我总想为徐国印先生书法艺术写点儿什么,但苦于本人才疏学浅而又忙于社事杂务,一直未遂心愿。今日偷闲,欣然动笔,谋拙文于此。

纵观徐国印先生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他在书法基本功上是下了狠功夫的。既有二王与欧体的师承,又兼收历史其它名家之长,均得要诣而又风格独具,可谓博采众长,自成一格。细品徐国印先生书法,无论笔法、结体、章法,还是形、神、韵,均已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徐国印楷书作品一

下面,笔者依笔法、结体、章法及形、神、韵诸方面,浅析一下徐国印先生的书法作品。不妥之处,请徐大师及专家斧正。

首先谈谈徐国印先生的笔法。

无论徐国印先生哪种书体,总体看来,真笔法洒脱流利,畅达润腴,法度森严,秀劲灵动,自然精妙。徐国印先生用笔,中侧锋自然得当,极少失度现象,深得笔势劲秀之妙。

徐国印先生楷书作品二

其次,谈谈徐国印先生书法结体。

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是以整个汉字出现的。因此,以笔画为组成元素的汉字结体美是极为重要的。"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关键。"这句话出现在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中。意思是说写字时,如何把握字的结构是最难的。每一笔怎么放,每个字的笔画该如何构建在一起,构成优美的字体非常重要。每个字外形不美,整篇书法的美便无从谈起。徐国印先生书法作品,无论楷、行、草,其笔画均能做到聚散有序,架构合理,外形匀称润腴,结体大小、欹正、润枯相互呼应。笔者认为,在书法结体上,徐国印先生是下了狠功夫的,极少见到徐先生失笔。

徐国印先生草书作品一

第三,谈谈徐国印先生书法的章法。

章法是书法作品重要的构成因素和表现手段,章法与笔法、结体一起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三要素,这正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有别于日常写字的重要标志。其中,章法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一幅好的书作品,不但要笔法精道,结体优美,还要合乎章法。否则,便成为汉字的胡乱堆砌,不能叫做书法。品读徐国印书法作品,无论哪种书体,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字的大小、长短、粗细、欹正、润燥十分和谐雅致,通篇气势完整统一,字体疏密有致。特别是徐国印先生的草书作品,在这一点上,表现优为突出。

徐国印先生草书作品二

最后,谈谈徐国印先生书法作品的形、神、韵。

古人对书法的形、神、韵都有过十分精僻的论述。北宋书法大家苏轼在《论书》中讲到: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讲到: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尔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古人论书精典很多,此处不多赘述。

从古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但要做到笔法、结体、章法合度而奂美,更要在形与神统一的同时,溢扬美的韵味。

书法中形与神的统一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之一。形是神的所生之地,因此,在书法创作中,历代先贤都十分注重形的刻画,如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提到:"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意即字要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字有了形,神才可依附而生。

说到书法之韵,这里不能不提草书的动势之美。索靖的巜草书势》对书法动势之美讲到:骐骥怒而逼其辔,海水窊窿扬其波″。草书结体结体就如奔跑中的运动员一样,竭力打破正常体势,或上体前倾,或上部后仰,进而产生动态之美。

徐国印先生对书法的形、神、韵理解颇深,笔者曾与徐国印先生做过长达4个小的长谈,知道他在这方面读过很多书。关于对书法形、神、韵的理解与应用上,徐国印先生的草书作品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可以说徐大师的草书作品,已做到了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