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为什么就称不了“楚”

 我米米的幸福 2019-07-06


湖北的简称“鄂”,无论湖北人自己还是外省人士,都很难觉得,这是一个好名字。

很显然,鄂的简称,字眼生僻、读音不佳、组词困难,同湖北的联系度、识别度,都不高,对绝大部分的国人甚至是湖北人自己来说,都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当然,你也可以找到各类貌似充足的依据和理由,来加以解释,但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了,“鄂”名得不到普遍认可的事实。

人们习惯于荆楚、江汉这样的称谓,湖北人自己,也只称是湖北人,而不会称自己是鄂人,也没有鄂菜、鄂语、鄂女之类说法。

其实,所有人都不难明白,楚,才是湖北最合适贴切的简称。

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楚国,虽然幅员广阔,但其数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事件,大多发生在今天的湖北境内;楚国的核心疆域、都城、祖陵等,都在湖北,乃至考古出土的楚国精华文物,也大都在湖北。湖北虽不是楚国的全部,但要说它是楚文化圈的长子,应该没有多少异议。

即便在明清的史料中,如保存了大量崇祯朝真实奏疏的《崇祯长编》,也广泛使用“楚”的简称,使用楚督(湖广总督)、楚抚(湖广巡抚)这样的称谓。

按照常理,作为楚国/楚文化的长子,湖北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楚”这一无形资产,完全有理由简称为“楚”。

湖北人自己,也高度认可楚的文化角色,也以楚文化代表的身份而自豪。湖北的报纸,称楚报,湖北的网站,也称楚网,在湖北本地门户网站的民意调查中,更是高达82%的投票者,支持认可改名“楚”。

但是,为什么100多年来,湖北就无法使用“楚”这块金字招牌呢?

其实,这与近代以来,湖北文化在中国社会的相对弱势窘迫身份有关。

应该说,不是“楚”不好、不是湖北有没有历史合理性的问题,而是,在国人的眼里,在楚文化圈的其他兄弟看来,现代的湖北,能不能担得起“楚”这一有分量的名字,有无资格继承这一金字招牌的文化共识问题。特别是在楚文化圈内,大家对继承人资格的接受与认可问题。

现在使用的各个省份简称名字,来源于清朝末年的电报时期,那个时代,报务费用昂贵,一字一金,简称很有必要。但简称的选取,既不是官方强行规定,也不是民间共同推选,理论上,不过是各省自报,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和他省混淆误听,就行了。

那么,当时的湖北当政者,怎么就会选用这个大家都感觉不妥的名字呢?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官宦,科举出仕,基本的文化根底还是具备的。完全不同于后来那些粗陋愚薄的执权者,他们,才会把徽州改黄山、兰陵改枣庄、汝南改驻马店、九原改包头。。。。

很大程度上,非不愿也,实,不能也!这,不能不考虑到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环境问题。

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湖北湖南都是一体的,到清代都是湖广省,直到康熙3年,才南北分家,至今不过300年的时间。伯仲之间,大家都是楚文化传人。

湖南的一大历史怪象是,在曾国藩之前,2000多年的历史上,人才寥落,几乎从没有出现过一个能够决定影响国家命运的人物;而在曾左之后,却突然间,英才倍出、群星璀璨,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巨舵、社会的权枢,很长时间把握在湖南人手中。

清末,遍布朝堂四方的湘系大佬,把控中国权柄、拥有文化话语权。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处于楚文化边缘的湖南,虽有力却理不足,历史合法性与文化的合理性,明显短板,无法自己单独继承楚字招牌,只能退求其“湘”;但如果自己同样享有历史权益的“楚”文化招牌,变成了湖北人独享,自然,不难想象他们是什么样不甘不服的心情?

这样敏感的文化心理情结,清末官场的相关方面,能不顾忌?敢不顾忌?

不说其他,单单岳麓书院的著名牌匾:“唯楚有材,于斯为盛”,虽区区八个字,却充斥着湖南人满满的自豪和自傲,激励着一代代湖湘儿女,昂扬进取、奋发向上,成为湖南精英阶层心底、重要的精神文化图腾。

一旦没有了“楚”,那么,他们的心中,该是什么样的失落滋味?

而同时代的湖北,本来楚文化身清苗正的嫡传长子,却相对太弱势。政治文化圈,能够决定国家社稷命运,拥有黄钟大吕话语权的人物,屈指难数;即便其后,出现的象征性国家元首,也或被污为钻床底的狼狈、或被戏为木匠;文化界,泰山北斗式人物,也缺位难觅。因此,在重大的文化议题上,人微言轻,话语权旁落,相对之下的强弱之势,泾渭分明。

这样的文化弱势,其实延续至今。

作为号称的科教大省,湖北有代表性的最高学府武汉大学。但提起它,想得到的,不是有什么著名的学科专业、有什么大众熟知的学术创建,绝大多数人能得到的联想、能留下的认知,仅仅是樱花很美,而且,还是日本人留下的!

大众娱乐文化,湖北有哪个广知的电视节目、著名的报刊、网站、媒体?多少人看过湖北卫视?而隔壁楚文化的小弟湖南,却长驻流行文化潮头。热门节目、层出不穷,明星达人、创新创意,引人瞩目。

即便是政治文化圈,有多少把握中枢、主宰沉浮、福泽国民的湖北人?

一直以为,在中国文化大咖界,易中天是有大众知名度的湖北文化名人,武大教授。结果一查才发现,长沙人、老早跑去了厦门大学!-------还能说什么呢!楚才晋用,3000年传统不改。

数百年间巨量留存,蕴藏着精彩历史记忆的众多楚国王陵,除了垂涎的盗墓贼,有几个普通中国人能了解知晓?当代湖北人,对这样的楚文化宝藏,包装了什么?推广了什么?发挥了什么?而湖南人手中,一个普通贵族妇女的马王堆墓,却被玩成了文化名片。

近年,推动湖北改名的活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湖北省企促会会长陈旭东,他的改名理由是:

“主要是‘鄂’这个字不好,从字面上看,两个口代表着吵架,一个耳朵意味着偏听偏信,亏则是亏欠(亏本),这些都是商人接受不了的,觉得别扭。”

另一个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他提出的理由是:

“在古代‘鄂’通‘噩’,现代‘鄂’与‘恶’谐音,确实不太好听。”

这两个商界和学界的湖北上层精英人物,提出的理由,却停留于市井坊间的可怜认知高度。应该说,完全没有从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人文渊源方面,体现出“楚”对于湖北,本来就有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结果,不仅没有引起国人的共鸣声援、起到推动作用,反倒,遭到了舆论一边倒的无情调侃嘲讽:

海南省不答应:难道你说我“穷”(琼)?黑龙江:我也不黑啊!

安徽:皖者晚也,右边是个完字,完蛋的完!四川:蜀和鼠同音哦!甘肃:我缺水呢,怎么能还甘(干)呢?

这样的文化困窘下,你让以湖南为代表的楚文化圈其他兄弟,如何心服口服,如何认同你传家承业的资格?如何心甘情愿接受你继承这块金字招牌。

其实,如果湖北拥有楚文化圈压倒性的文化优势,武大、华中,有几个德高望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一旦提议改名,谁,还好说点什么呢?

楚,有名不得用的尴尬,应该成为激励湖北人发奋图强的动力。文化认同,身份尊重,需要实力;看不见的软实力背后,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不得不尊重的硬实力!

“楚”名如薪胆,湖北当自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