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娟侠:雨后游溪山断想

 老鄧子 2019-07-06
雨 后 游 溪 山 断 想

一场透雨刚过,我就随文联采风团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溪山胜境。

一向特喜爱山水的我,早闻宋代大画家范宽被誉为宋代山水画第一的《溪山行旅图》之大名,常想:是什么样的仙境,能触发画家的才思,催生出这样的旷世之作?昨晚得知要去溪山的消息,我惊喜万分,克服一切困难,第一个报了名。

当车子沿着被绿树护卫着的宽阔大道,绕进绵延的山道,成片成片的绿色取代了整齐的房屋,我的浮躁而忧郁心就渐渐平静了。驶入被两排红屋顶白墙壁的房子夹在中间的水泥大道时,我们远远就看到了位于路边房子尽头的河道,听到潺潺的水流声。河道边的沙地上有一些工人正在栽种花草。两岸的山随着道路的延伸越来越高峻,绵延起伏,连续不断。

不一会,两边的山势便变得高俊突兀,山形确有些像范大师《溪山行旅图》的模板,整个山势就像发酵过火了的面包一般,不过比面包要大千万倍。中部以下裸露着灰褐色的山石本色,山体形成时期层层横着的纹理清晰可见,它是地壳裂变时堆积起来的吗?它经历过怎样漫长的演变才成为今天的模样的?我们无从而知。但这两山之间没有直流而下的小山瀑,我知道模板肯定不是这座山了。抬眼再看,“溪山胜境”几个朱红的大字就出现在前面不远处一个彩虹型的门洞上面,彩虹顶端兼有三层古朴的屋檐,第一层宽大些,上面两层窄小一些,屋檐上翘着,如两只叠加起来的展翅欲飞的大鸟。

车子在进门后的一个旷阔的广场上停下了。走下车,清新的空气直钻鼻孔,一起扑来的还有山间的寒气。虽然已经立夏,但雨后的山间还有几分清寒。环顾四周,大山的葱茏的绿意是送给每个人的最好礼物。上山的小径顺着山势蜿蜒在山谷中,东边的山高俊挺拔,近在咫尺。西边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坐落着一座古朴雅致的“溪山逸居”酒店,酒店后面,苍翠欲滴的山顶从酒店红褐色的飞翘上探出头来,打量着这些渺小的凡夫俗子——在高俊的山脉面前,人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啊!

坐景区车沿着山间小径上行,两边的山势渐渐陡峭起来,形状各异,变化多端。有的山圆润妥帖,有的山峻峭刚毅、棱角分明,有的突兀,有的绵长。山顶褐色山石与绿草相映相衬,互为点缀。突兀的山腰几乎是直竖着,露出山石的深褐色坚实的肌肤,如饱经风霜的男子般的坚毅。圆润绵长的山腰则绿草丰茂,绿树成荫,大片的翠色吮吸着叶子上滚动的雨露。山脚下更是草木葱茏,树遮着草,草围着树,其间点缀着不知名的山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争奇斗艳,尽展笑颜,仿佛要与被昨天的大雨打得耷拉着脑袋的樱花相媲美。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桃花,这里的樱花也比新区晚开了一个多月呢!

在潺潺的水声中,我们来到了颐静湖畔。湖水真美啊,清澈透明的湖水把周围的绿树青山全翻了个过,容纳在她的麾下。湖中的水藻也是那么绿,仿佛要与这青山绿水的步调保持一致似的。水中的游鱼虽小,却自在欢畅。时而两两相伴赛游技,时而三五成群讨论评判,也有好静的或独自游弋,或静默沉思。站在湖水边,我的心也觉得透亮多了。浮躁与忧郁全都退阵了,只剩欢欣与和悦。

走出颐静湖,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上行,山路右边的小河一直伴着我们在欢唱。走了大约有两三公里,我们就来到了溪山街。环顾四望,我惊喜的发现,西面的山峰就是《溪山行旅图》的模板。在两侧连绵的山峦中间,一座突兀的山峰魏然挺拔。在山谷处,一股细流从两山相接处直冲而下,气势如虹。山顶草木丛生,苍茫翠绿,山腰露出浑厚的山体,黑褐色的肌肤如关中壮汉的脸。山脚草木茂盛,翠色欲滴。整座山就像雄浑果敢的关中汉子,给人以厚重的信赖感。这大山酷似范大师笔下的溪山,又似有不同。

是啊,一千年了,溪山经历了多少场雨雪的洗礼,经历了多少次狂风的雕琢,经历了多少次地质的震动;草木荣枯了多少遭,鸟雀栖息了多少代,细流冲击了多少次;溪山怎么会和范大师时期的模样完全一致呢?再说了,范大师笔下的骡马商旅队早已被现代化的运输工具所取代,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溪山脚下,新建的亭台轩榭错落在山间,一座小桥如卧虹般连通了溪水的两岸。各种风景树花开颜笑,俯仰生姿。这都是现代文明结出的累累硕果啊!

勤劳勇敢的耀州人在经历了屡次朝代的变迁后,他们依然雄浑果敢,淳朴厚道,犹如这大山一般。他们的本色代代相传,永不变更。山川依旧,绿水常青,人类的创造力永不止步。范大师如若看到如今的溪山,不知会作何感想?

愿伟大奇妙的大自然有了人类的装扮会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