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写作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困扰: 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写,怎么办呢? 老师说我的语言平铺直叙,不够生动形象怎么办? 内容表达不够具体、表意模糊,怎么办呢…… 令人担心的是,这些问题并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而是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模仿练习才能有所成效。,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是一本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学写作的读物,也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学生读物。 (曹文轩、毕飞宇推荐) 那么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是莫言写的书,还是一本作文书,还是其他的书呢?先在这里卖个关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莫言。 说起莫言,大家比较熟知的应该是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么莫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的童年是怎样的呢? 莫言(1955年2月17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是中国文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他的主要作品:《红高粱家族》、《檀香刑》、《蛙》等。其中《红高粱》被拍成了电影,并获得柏林电影节金奖。莫言的作品里充满了“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电影《红高粱》 巩俐剧照) 诺贝尔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著名作家余华评价他:“从文学的标准看,莫言起码可以拿十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01. 读书是影响一生的事情 莫言生于山东高密县的一个农户家庭,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辍过学、放过牛、当过兵。 莫言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读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他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做过很多农活,比如:种高粱、棉花、放牛、放羊、割草等。 他曾在书中自述,童年时十分迷恋读书,那时候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看闲书”是他最大的乐趣。 他读书的同时还不能耽误割草放羊,只能自己在地头田尾偷偷地读书。就这样他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无书可读的时候他还读完了《新华字典》。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把学习或者写作比作砍柴的话,那读书就好比是磨刀。读书是知识的积累,有了基础才能厚积薄发。 莫言爱读书的习惯也为他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可见,读书是一件我们一生都受益的事情。 孩子们读书的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从书中不断汲取他们成长的养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过的书就像我们人生走过的路,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02. 坚持方能见成效 在家乡劳动多年后,莫言加入了解放军,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奋斗历程。 在部队里他凭借着童年时的读书经历当上了语文教员,后来又成为“战士级”教官。三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当时的莫言没有复员,也没有被提干。 (莫言年轻时照片) 心情苦闷迷惘的他,1978年开始了疯狂写作,写完寄到出版社,被退稿,再写再退,就这样到1981年他的短篇小说《春雨夜霏霏》终于发表,成为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他的文学梦也由此开始了。 1986年他的《红高粱》引起文坛轰动,之后,坚持写作的莫言,作品开始陆续在国内国外获奖,莫言成了一位真正的作家。 不可想象的是,只读到小学五年级的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文学成就,这中间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个人的天赋,与他从小热爱看书,坚持不懈的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面对质疑,莫言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坚持写作,“人贵有志,学贵有恒”,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心之所向当素履以往之。 03. 笑看人生苦难 莫言的作品里写了很多关于他童年的事情,他的语言里没有对苦难生活的不满,反而是苦中作乐,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生活的苦难在莫言的笔下多了很多想不到的乐趣,也让我们更加明白莫言的成就与他这种乐观的心态是不可分的.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面对这些苦难要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不能被一时的困难所打败,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要在成长中慢慢感悟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笑对人生苦难,做乐观向上的人。 很多家长担心莫言的作品适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那么今天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读呢? 这本书是由四位一线语文教师及“莫言作品全编”的编辑队伍共同编写的。他们从莫言先生的作品中选出了不仅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且能让他们阅读时有所收获的篇章。 另外,每篇文章的后面,书里还有“名师赏析”部分,每篇文章都有名师对写作秘诀的解读,让孩子们阅读时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大师写作的精髓。 (名师赏析部分) 书中有八个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主题,比如梦境奇遇、亲情眷恋、童年野趣、阅读往事等等充满了趣味,都与孩子们当下的生活紧紧贴合。 孩子们既可以轻松快乐地阅读名家的作品,还可以跟着名师学习到怎么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真是一举多得! 同时,八个主题就是八堂文学课,不仅有超过二十种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解读,而且还呼应每个单元,分类呈现了莫言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乐器、写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精选句子,可以说是一本书包含万象。 莫言先生的作品充满奇特无比的想象力,非同一般驾驭语言的功力,将给孩子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比如书中莫言先生在写故乡原野的蛙鸣”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仿佛高密东北乡的全体青蛙都集中在这个约有半亩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点点水面,只能看到层层叠叠地在月光中蠕动鸣叫的青蛙和青蛙们腮边那些白色的气囊。” 这段描写特别生动形象,在'名师赏析'部分,老师们给出了评价:莫言融合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的描写方式,又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很容易使人在阅读中产生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还有书中写雪集的片段: (写雪集的饭市) 书里的内容丰富多彩,而且莫言先生的语言幽默轻松。寓教于乐的形式既是孩子们了解诺奖获得者莫言的好机会,又可以从中获得写作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让我们跟着莫言一起开启读书之路,打开写作的大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