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途有料丨PQ4R阅读法:读懂一本书就这么简单!

 supergrass001 2019-07-06

PQ4R学习法是一种学习策略,该方法由托马斯和罗宾逊共同提出,以罗宾逊(F.P.Robinson)早期提出的SQ3R为蓝本而形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读的内容。

PQ4R的名称是用6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分别为预览(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和回顾(Review)。这代表着学习任意一章内容应遵循的六个步骤。运用PQ4R学习法进行阅读,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有效组织信息,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

  

英语阅读中的PQ4R策略 

1

预览 Preview

快速地浏览一遍文章中的标题、插图、表格、首段和末段,大致了解一下材料的基本框架、大主题和分主题等信息,这能够帮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概念和目的,对要阅读和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 

在预览的过程中,读者可以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只注意能理解的部分,即使读完之后只能理解 50%或更少,都对接下来的阅读和理解有所帮助。长期坚持对阅读材料进行预览,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泛读和速读意义特别重大。

预览也能够运用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之前用一两分钟来介绍一下主题:“What is the topic about? What are we going to cover in this class?” 也可以用一种有创意的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这节课的主题上。例如:课程内容是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文章,那么课程预览可以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 “how do plants feed?”

2

提问 Question

在预览或阅读每一章时先根据标题来提问。读者刚开始可以向自己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谁(who)、什么事(what)、为什么(why)、什么时间(when)、哪里(where)等,随着对阅读策略的熟悉,读者会逐渐提出更多更深入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预览和提问阶段可以同时发生,在介绍主题的时候,让学生提出更多问题。例如,课程文章的标题是“人格”,那么学生可以提问:“什么是人格?”“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通过提问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程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愿意读下去。

3

阅读 Read

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注意重点段落及关键性文字,并寻找所提问题的答案。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求答案不断求证的过程。当读者带着问题阅读时,随着文本的发展 ,他可能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 ,从而对原来预期的答案进行修正;同时也不断产生新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去寻求更多的答案。

在阅读时记下读到的重点内容,如果书是自己的,还可以利用划线、圈点或批注等形式把重点标示出来,以便后期回顾。如果遇到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如果还是不能理解,就有必要查字典 、查资料和向其他人请教。 

4

反思 Reflect

反思是在阅读完一段或一章后加深理解的步骤,读者应尽量通过以下方式来理解和解释读到的内容:(1)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2)将文章的各个分主题与已有的基本概念或原理联系起来;(3)根据文章中展现的信息来解决矛盾;(4)运用各种背景知识来解决文章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反思,读者可以对材料的主旨、结构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对母语与英语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从而建立起对英语语言更为敏感和深刻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经过反思,我们还可以同已有知识作对比,形成新的观点,新的体会。 

5

背诵 Recite

通过大声朗读、讨论等方式来记忆和复述信息。读者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复述时可以使用关键词或笔记提示帮助回忆,在复述完成后,如果有遗漏,可以把文章重读一遍来加深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分别对课程主题进行简短的表述。在阅读和反思之后不久的复述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学习。

6

回顾 Review

学完一章后,回顾所有学到的内容。看看自己是否解答了之前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否完全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回顾可以强化记忆连结,让读者不容易遗忘。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再次发现问题,了解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程度,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好的阅读策略能让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同学们应当在平时的阅读中学会正确地运用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