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问是什么

 官展呈国学 2019-07-06
知识和技能不是学问。比如医学专业,财会专业,会有专科课程证书、本科课程证书、研究生课程证书、硕士课程证书、博士课程证书;但是这仅仅是一门知识,并不是学问。
纵观全球,任何国家、地域、组织,都没有一个系统的做学问的课程,或者说是严谨的做学问的自修模式;在当前阶段,也没有系统的培养完美的人格,以人格教育为第一的学习环境与模式;因此现在社会上的人,即便是再有知识,再有专业水平,也很难知道他有没有学问。
因为知识,仅仅是一种技能,生存技能,唯利技能,完全跟一个人的学问、人格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博士生、医学教授、大学教育导师,也很有可能作奸犯科,唯利是图,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又怎么能说知识,就是学问呢?
甚至于,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知识的提升,一门专业知识研究到了极高的地步之后,随之而来的或多或少的,因为这门专业知识带来的物欲,会被放大,转而会蒙蔽人的心灵,让人的人格逐渐堕落。知识与学问,逐渐在社会宏观环境的腐蚀下,成为一种反向发展。
一个人的知识多了,欲我之心,也就随之膨胀;因此,更加钻营,反而那颗做学问的心没有了。归根结底就是,随着知识的提升,赚钱的能力提升,自我的欲望也就被放大了,久而久之做人做事,就会变的“唯利是图,以利所驱”
现在做学问的人,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严谨的课程培训,完全是靠自我修养,因此也就很难出现一些领衔时代的做学问的人了,更不会出现什么大师。这从历史的角度,是一种落后,这也是当今社会乱象产生的深刻原因。
以往,最让人尊重的两种知识,两个行业——教书育人的教师行业,救死扶伤的医生行业,都发展成了当前这种现状:“教师以牟利为主;医生以赚钱为生”;其他的各行各业,还能出现什么样的好现象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就叫做上行下效。
我看大学毕业的人,硕士也好,博士也好,只是专业训练的一种学位而已,只表示已具有了某项专门知识,但并不见得就有了学问。文章写得好,只是文学好;诗作得好也只是诗好;绘画好也只是绘画艺术好,不算是学问。一字不识的人,他做人做得对,做事做得对,这就是真学问。学学问问,问问学学,如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学问以人格行为为基础。所以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古今有一共同目的,就是养成完美的人格,以人格教育为第一,这才是学问的道理。所以孟子也在这里说明,不在书读得好不好。
现在,身边的人,动不动就会说,我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怎么样,怎么样?
让孩子去学习舞蹈、英语,读哪些哪些书,怎么去培养他……
从来不去考虑,你自己有哪些人格的闪光点,可以教给孩子?
你自己又经历了哪些系统的、严谨的、科学的人格教育?
更不会去考虑,你有什么严谨的人格教育方式、规范科学的人格教育课程,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完美的人格?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东拼西凑,今天从书上看到要养成孩子独立的性格,明天从网上又看到要养成孩子坚强的品质,后天又从宝妈那里学到要呵护小孩子的心理健康,一股脑的交给孩子;完全没有章法可寻,又如何能为养成一个孩子人格上的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教授呢?
这完全是一种痴人说梦的做法。
一个人,做人做事没有做对,就是没有达到人格行为的标准,又怎么会是在做学问?学问没有别的,“求其放心而已矣”。每天知道修行,找回自己的心,放在平旦之气中,此心永远清明,养成永远高洁的气质,这是中国学问的精华,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的精华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