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我带你去看看人心 ------------驾九霄云,行自在身

 天凌道长 2019-07-07

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不过现在这个社会竞争的有点残酷,为了利益,真的可以不择手段,令你防不胜防。

当我事业略有起色的时候,这时候的打击真的有点迅猛而残酷,以前没经历的,在身上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演了个遍。

真正的对手是借刀杀人。表面上和你关系不错,背地里机关算尽,不断的诋毁、诽谤你,当和你关系不好的人听到你“说的坏话”,恰巧他是睚眦必报之人,报复手段接踵而至。哪有善良慈悲人性可言,不整死你都是仁慈。见面还含沙射影,让你挑不出半个不字,我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对手,送给他一句话:高手。

此时,我也终于体会到了赵高那撕心裂肺的呐喊:我受的是什么苦,就因为我没权没势,我受尽所有人的欺负,我受不了了,我就是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我要做赵高。

赵高的一席话喊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年轻的我们都想做易小川,可是长大后我们才发现,我们都想做赵高。

人最可悲的是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但却是生存所逼。这也就是人心的可怕。

为什么庞涓与孙膑是同门师兄弟,最后竟能互相残杀,就是因为嫉妒。

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庞涓一开始是真的想拉兄弟一把,我已经飞黄腾达,哥们带你吃香的喝辣的,可是孙膑才华外露,威胁到了庞涓的地位,这是庞涓不允许的,也怪孙膑不通人情世故和人心,他竟然真的拿庞涓当成兄弟,结果,兄弟差点干掉他。

同时我也比较佩服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之后依然能够战胜痛苦,设计杀死庞涓,这就是一个战胜自己的过程,估计这时孙膑已经从生理和心理上真正完成了蜕变,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却是必须的,否则,就没有人生的成功,估计这时再让孙膑和庞涓共事,孙膑一定会收敛才华,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他看透了人心。

另一件体现人心的故事就是司马迁忍受腐刑,这源于李陵事件。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抗八万匈奴骑兵,奋勇杀敌,竟然斩杀敌人万余。但最终因后援不济,弹尽粮绝,无奈投降,这触怒了汉武帝。

汉武帝认为你就是战死也不能投降啊!众位大臣看到汉武帝的表情,见风使舵,之前还在大赞李陵的英勇,转眼间就落井下石,对李陵进行恶意的攻击。司马迁是个正直之人,直言相谏“李陵应用过人,斩杀匈奴万余,立下赫赫战功,今日投降,实乃为了日后报答汉室。”怎知这番话触怒了汉武帝,在汉武帝看来,你这不是讽刺李广利(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劳师远征、战败而归吗,于是将司马迁下狱。

司马迁一度想死,可是他终于忍耐下来,受了腐刑,忍受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折磨和人格上的侮辱,苟活于世,只为《史记》。

不知司马迁在著作《史记》之时,是怎样的煎熬和痛苦。

当他闲暇之余仰望星空之时,作何感叹;当他的笔迹划过同等经历之人时,怎样的奋笔疾书;当他不断忍受腐刑所带来的痛苦之时,怎样的心理煎熬和不甘沉沦。

给我时间,我还历史真相。也许这就是他心中的支柱。

呕心沥血十三载,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巨著横空出世,然后司马迁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背后隐藏了对世俗的厌弃,对人心的绝望。

也许他伐竹取道,开辟荒野之地,与青松为舞,听山泉之音,畅游山林,了此残生,不问世事。也许到此时司马迁菜真正找回了自己,人性才彻底回归。因为不用去看鄙视的眼神,不用担心无端的诋毁,驾九霄云,行自在身。

我的经历不比司马迁残酷,但颇为相似,其中的孤独无助、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勾心斗角,也颇为血性残酷。

但愿有朝一日能够驾九霄云,行自在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