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三)风温病医案(1)

 罾事物语 2020-12-01

编者按:继《伤寒论方解》之后,《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也已分作三十九条消息全部发送完毕。从今天起,我们将以《先君温病笔记》为题,继续推送由王东海先生整理的他父亲王济生老中医的笔记体遗著《温病综集》。从“伤寒”到“金匮”再到“温病”,王老先生对经典的深刻领悟和悉心诠释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底层白发医者对医道的孜孜追求。本公众号特别感谢王东海先生把他的家珍无私分享给大家。

风温邪入心包

 吴鞠通

吴鞠通,名瑭,字配珩。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道光十六年(1836)。江苏省淮安市人,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三部医书。通晓温病,以擅治急性发热性疾病闻名于世。对内科杂病、妇科、儿科、针灸以及心理疗法等也颇有造诣。

姚,三十二岁,风温误认为伤寒发表,致令神呆谵语,大便稀水不爽,现在脉浮,下行极而上也;先渴今不渴者,邪归血分也。

连翘二钱、银花二钱、玄参二钱、竹叶心一钱、丹皮一钱、犀角一钱、桑叶一钱、甘草一钱、麦冬二钱、牛黄清心丸(三次服六丸)。

次诊:昨进清膻中法,今日神识稍清,但小便短数,大便稀水,议甘苦合化阴气法,其牛黄丸仍服。

大生地五钱、川连一钱、生牡蛎一两、黄芩一钱、丹皮五钱、犀角三钱、麦冬五钱、人中黄一钱。

三诊:于前方内去犀角加生鳖甲、生白芍各一两

四诊:大热已减,余焰尚存,小便仍不快,用甘苦合化阴气法。

细生地八钱、炒黄柏二钱、丹皮一钱、炒知母二钱、连心麦冬六钱、生甘草二钱、生白芍一钱、生鳖甲八钱、生牡蛎五钱、黄芩一钱。

五诊:温邪已解,邪少虚多,用复脉法。

大生地六钱、炒白芍六钱、麦冬六钱、炙甘草一钱、麻仁一钱、生牡蛎六钱、知母一钱、黄柏一钱、生阿胶二钱。

三帖三日。

六诊:热淫所遏,其阴必伤,议于前方内去知、柏,加鳖甲六钱、沙参二钱以杜病后起燥之路。

按:  世医有执迷汉方者,温病当作伤寒论治,全然不理会“寒为阴而伤阳,温为阳而伤阴”。此案实为救误之治,庸医误人性命,明者慎之慎之!

风温痰热痉厥条

丁甘仁

丁甘仁(1866年2月8日-1926年8月6日),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早期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中医人才,成绩卓著。

徐孩,发热六天,汗泄不畅,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咬牙嚼齿,时时抽搐,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不扬,筋纹色紫,已达气矣!前医迭进石膏、羚羊、勾藤等,病情加剧,良由无形之风温与有形之痰热互通肺胃,肃降之令不行,阳明之热内炽,太阴之温不解,有似痉厥,实非痉厥,即马鼻风之重证,徒治厥阴无益也。当此危急之秋,非大将不能去敌,拟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冀揽回于万一。

麻黄一钱、杏仁一钱、甘草一钱、生石膏二钱、象贝二钱、天竺黄二钱、郁金二钱、竹叶三十片、竹沥五钱、活水芦根一两(去节)。

次诊:昨服麻杏石甘加减,发热较轻,咬牙嚼齿抽搐自定,佳兆也,唯咳嗽气逆,喉中尚有痰声,脉滑数,紫纹缩退,口干欲饮,小溲短赤,风温痰热交阻肺胃一时未易清除,仍击鼓再进。

麻黄一钱、杏仁二钱、石膏二钱、象贝二钱、郁金一钱、天竺黄一钱、马蔸铃一钱半、冬瓜仁二钱、淡竹沥五钱、活水芦根二两(去节)。

三诊:两进麻杏石甘以来,身热减,气急平,嚼齿抽搐亦平,惟咳嗽痰多,口干欲饮,小溲短赤,大便微溏,色黄,风温已得外解,痰热亦有下行之势,脉仍滑数,余焰留恋,然质小体雅,无使过之,宜小制其剂。

净蝉衣八分、川、象贝各一钱、银花二钱、冬桑叶二钱、通草八卜、杏仁二钱、炙远志五分、连翘二钱、冬瓜仁二钱、花粉二钱、马蔸铃二钱、荸荠汁一酒杯。

按: 此治在清心肺胃之邪热 而养其阴。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