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六经辨证(下)

 xyf4345 2019-07-07

作者:郭子龙

接上篇

      以上即为辩六经病脉证并治的主要代表方剂,下面再说说今天要说的第四个题目:心系疾病和桂枝类方剂,这里的桂枝类方剂是广义上的,即经方中含有桂枝的一类方药,且能治疗心系疾病的一类经方。

(作者正在义诊)

      伤寒论中所说的心悸,是一种自觉证状,仲景书中对心悸有多种表述,比如:胸满,胸闷,心动悸,其气上冲,欲作奔豚,气上冲,已作奔豚,烦躁等,都是对心悸一种广义上的描述,一般都与现代心系疾病有关,虽然仲景那种时代未必能把心系疾病分得过于清晰,但仲景辩证所制之方,确实可根据病情的轻重,能缓其所疾,不得不说这是一大创举,且至今应用于临床,都不过时,可有效缓解或治愈疾病。

现特地择其要者或祥或简

列举于下

1、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其气不冲者,不可与之(15);

2、桂枝去芍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3、桂枝去芍药加附汤(22);

4、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汤;

5、桂枝甘草汤;

6、桂甘龙牡汤;

7、小建中汤(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8、炙甘草汤(脉结代,心动悸);

9、桂枝加桂汤;

10、苓桂枣甘汤;

11、苓桂术甘汤(眩晕兼气上冲);

12、苓桂姜甘汤(振水声);

13、苓芍术甘汤(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14、真武汤阳(虚水注,腰以上为甚);

15、五苓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71);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127)。

      以上仅列出十五个桂枝类方或至少含桂枝的经方,供大家思考学习,用仲景的一句话说,那就是“若能寻余所及,思过半矣。”以上从《伤寒论》原文、《中医诊断学》、六经辩证代表的方剂及广义的心系病桂枝类方四个方面,讲述了六经辨证的提纲,这里仅限于我个人学习后对《伤寒论》的理解,其中肯定存在着错误与不足,不同看法及意见咱们可在课下交流,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2019年6月28日重新整理于山东聊城伤寒论研究所

END

中医|互联网|医疗|APP|疗养

溯中医源流、承中医经典!

发中医声音、讲中医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