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道德经》(节选):圣人是如何练成的(4)

 坚定前行 2019-07-07

第四节 “无知”不是愚民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可能是这句话不太好理解,或有“愚民政策”之嫌,所以有不少版本都将其“无知”两字改成了“无为”,又把后文“明白四达,能无为乎。”中的“无为”换成了“无知”。也就是将两者互换了,以为是传抄中的错误。而且这两种版本很早就有,河上公的注释就是用的“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我以为从文字上分析,还是王弼版的“能无知乎”更合适一些。理解这句话应当结合第三章来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中的“无知”,正是指第三章所说的“恒,使民无知无欲。”可能有读者忘记了我们前面的解读,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章,我把第三章的译文再抄一遍:

不去推崇道德的榜样,民众也就不会去争名。不去重视罕见的珍宝,民众就不会去夺利。没有了这些可以勾起人们欲望的政策,民众的心就可以保持其原有的纯朴而不乱。所以,圣人的治国方略是:让民众远离政治,使之将精力放到发展经济上去。让民众淡化其出人头地的追求,使之将精力放到强身健体上去。要对此和谐的政治生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使普通的民众不了解政治的运作,也没有参与政治运作的欲望,从而使参与政治运行的各级官员、这些政治运作的知情人,也因为没有民众支持的基础而不敢造次。如果以此消灭不良隐患于无形的治国方略来理政,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治理不好的了。”

如果有人以为第三章所说的“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是愚民政策,那是你的权力。不过在老子看来,这才是“涤除玄鉴”后的真知灼见,是普通人达不到的境界。以此,这句话的大意应当是:

“满怀对民众的关怀之心去治理国家时,你能够做到使民众完全信赖你吗?”

“无知”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爱民”。儒家后来加了“尊君”两个字,成了“尊君爱民”。加得对。“无知”就是在“尊君爱民”前提下的一种和谐状态。你为君者的行为如果真的能够如老子说的一样:“载营魄守一”地不去与民众争利。又能够带头“专气致柔”地锻炼身体。并且还能够“涤除玄鉴”地高瞻远瞩。国家怎么会治理不好呢?民众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国泰民安中的民众放心了,就不会去关心政治,而是安安心心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地过自己的小日子。社会不是就很和谐很安定了吗?这就是老子的意思。“无知”是说他们懒得“知”,而且也是针对政治运作而言的。所以我们理解老子,不要钻牛骨尖。不要见到“使民无知无欲”,就给他戴“愚民”的高帽子。我们不能把这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扔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里所说的“国”,是指的诸侯所管的方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与“国家”这个概念相对应的是“天下”。也就是下一设问将要讲的。

经过了前面“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及“涤除玄览”的基础修练后,也就可以去实践,去执掌一方政权了,所以这里的“爱民治国”正是圣人修练的第四步台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