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华文明的起源

 昵称65450 2019-07-08
 

讲到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们通常以源远流长来形容。上下五千年是中国历史书籍中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司马迁的《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开头写道:“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明确了黄帝为五帝之首,他和被他打败的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而后的颛顼、帝喾以至尧、舜开创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文明史,从黄帝算起,中华文明的历史足足有5000年。可是在诸多欧美历史学者看来,中国史书记载的五帝时代都应该算作神话传说,中华文明史远没有那么长,为何有此异议呢?

文明的概念来源于西方, “文明”一词,英文写作“Civilization”(拉丁语为Civilitatem),其源于词根Civil,即译成中文为“城市”的意思。英语还有另一个同源词“Civic”,中文译作“市民”,本意是区分于野蛮人与原始人的人。

所以西方社会对于“文明”的标准首先推出了一个三要素学说,即一种文明的开始必须具备三要素中的两项,这三要素是:1.要有城墙围绕的城市,且城市居民不少于5000人;2.必须要有文字;3.要有复杂的礼仪性建筑出现。

后来又加上青铜器的使用和国家的形成两大要素,形成了五要素说,即只有一个具备三要素中两个要素的社会,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阶段才确定是文明。

所以如果按西方学术界的标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显然就有问题,因为中国的三皇五帝包括第一个王朝夏朝,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相关的城市、文字等佐证,欧美历史学者就普遍认为中国夏朝之前属于传说的时代,中华文明真正的起始时间应该在商代,因为商代发现了文字(甲骨文)殷墟古城遗址以及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那么中华文明的历史就只有3600年时间。

对此中国历史学者们提出了不同观点,学者陈剩勇认为就中华文明来说,其最具特色、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内涵,既不是文字、城市与青铜器,也不是宗教建筑,而应是中国古代政治家们一再推崇的礼或礼制,那么用礼或礼制作为评估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尺或许更为合理。

陈教授的观点我很是赞同,从历史留存的诸多上古时期的文物看,中国在新石器时期首先出现的玉器,其主要是作为礼器,包括中国后来出现的青铜器也大凡为礼器,说明中华文明确实以礼为重要源流。因此可以说“礼”是中国复杂社会产生和建构的要素,也是中华民族的特殊性标志。

礼,早在远古时代伏羲女娲开天辟地时就已存在,女娲造人的故事中,女娲所造小人一诞生就喊她“妈妈”,这就是最初的“礼”,据说伏羲发明了姓氏,以区分不同的家族、氏族。他还创设了嫁娶之礼,变革婚姻制度,规定同姓不婚,使血缘杂婚变成了族外对偶婚。

这些都属于“礼”的范畴,可以说最初的“礼”是“亲”,是远古时代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情,而后有了“敬”,所谓“敬神致福也”,再而后是礼仪,到文明进入到氏族社会后,“礼”就成了规制。

距今5300年,在太湖以及钱塘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更是最好的实证,良渚文化的中心位于杭州余杭区域,遗址出土的大量玉钺、玉璧、玉琮、玉璜、玉三叉形器等玉器是良渚文化存在礼制文化的最好明证。

从这些玉器来看,良渚文化已形成以玉器为载体的玉礼巫政制度,其“礼”既不局限于风俗、信仰、礼仪层面,也不局限于道德、宗教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制度层面,是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架构,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教、德、法及其它合一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系。

其社会功能在于定名分、别尊卑、明贵贱,它已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维系家天下的等级制社会政治秩序的规制,所以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绝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神话,它正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虽然良渚文化在历经1350年后湮没在历史的迷雾中,但是其“礼”制却被五帝、夏、商、周全面传承下来,既包括礼的文化精神、礼制的社会功能,即通过对不同等级的贵族阶层居住的宫室、器皿、衣饰使用的具体规定中所体现的亲疏尊卑的等差原则,也包括一些具体的礼器。

如象征王权的军事统帅权的玉钺、祭祀天地的玉琮 、玉璧、玉璜等,甚至连玉琮上那个代表良渚文化宗教信仰系统的神徽纹,都被后来的夏、商、周王朝全面继承下来,即青铜器上面的兽面纹,成为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的重要内涵。

凡此种种,都表明中国的礼仪文化自古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因此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评估中国文明的起始年代,自然应该根据中国文明自身的特质,以礼制的出现为标志。而良渚文化社会中礼制的系统性、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事实,完全可以确定良渚文化正是中华文明的起始源头,我们可以自信地大声说,中华文明的历史,距今确切有整整5000年!

(编辑:佳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