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不是中华文明之源,夏之前还有一个虞:谈夏研究中的两个误区

 天使之剑 2019-09-30

  以《史记》为代表的汉语文献告诉我们,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因此,在网络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把夏文明视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把华夏民族视为中华民族前身。这种看法正确吗?

一、夏文明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夏之前还有一个虞王朝

  把夏文明视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这种认识,不仅从考古材料来看不能成立,就是从先秦文献来看也同样不能成立。

  (1)从考古学角度来说,中华文明是以良渚文化为开端的。

良渚文化实锤中华5000年文明史(图源:pconline/冰立方)

  随着良渚遗址的申遗成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已被实锤。当然,网络上还有一些人对良渚文化是否可以称为“文明”存在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是针对良渚文化缺少文字(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良渚文化中的刻符是文字)和青铜器而提出来的。其实,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进入文明社会,文字和青铜器都并非必备指标。比如,玛雅文明没有使用青铜器,但没有学者否定玛雅是一个文明体;印加文明没有使用文字,也没有学者否定印加是一个文明体。

良渚符号(摘自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王震中等学者据此提出,一个地区只要出现了存在阶层分化和强制权力系统的国家,那就可以判定该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国家管理机器,良渚大城就能够凭借着一群无组织的群众修建起来。事实上,在更早的时候,严文明、张忠培等学者就已经提出过良渚进入了文明阶段的观点,国际考古学泰斗、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先生甚至认为,良渚的国家文明“可以跟古埃及和苏美尔的国家社会相媲美”。

科林·伦福儒教授观察良渚玉璧(图源:良渚博物馆)

  (2)从先秦文献来看,在夏之前还存在着一个虞政权。

  自历史学家杨向奎提出有虞氏的历史地位问题之后,陈泳超、罗琨、江林昌等学者甚至开始了对虞代世系的编制。根据笔者观察,在先秦史上,虞政权既存在一个独立运行的时期,也存在一个与夏政权结盟的时期。从考古材料来看,良渚文化很可能就是文献中的这个“虞”。当然,如何把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有关虞氏世系的材料运用好,必须先下大力气把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做好,比如整个先秦史的历史年代框架。

湖南九嶷山舜帝陵(图源:zol/笑婆婆)

  此外,笔者在《三星堆文明:重建中国古史的突破口》一文中则提出,从纸上材料来看,中华文明实滥觞于炎黄结盟,这一观点实际上包含着笔者对西部考古文化的思考。细读该文,不难发现笔者其实已经暗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与夏文明的起源研究应区别对待。具体的论述,可以参阅该文。

二、华夏民族不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形成见证中国各民族血脉相连的历史关系

  在先秦文献中,“夏”首先是一个与原始宗教有关的文化概念,其意思相当于现在说的文明伟大(见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童书业《春秋史》等),同这个文化概念相联系的族群主要是古代的戎、狄民族。就这些问题,笔者已经发布了三篇文章来谈。这三篇文章分别是:《新疆古族与黄帝传说:论大夏、吐火罗与雅利安》、《研究先秦史,请记住:华夏不是汉族古称,也不是中华民族的古称》和《再谈华夏族不等于中华民族》。

敦煌古藏语文献载:部分藏族古氏族自称为夏人后裔(图源:tibet3)

  在夏、周时期,戎狄民族是创造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但这并不代表说“戎狄”或者说其所使用的“夏”概念就可以用来作为中华民族的古代名称。

  我们知道,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自古皆然。在先秦文献中,除了戎、狄之外,还存在蛮、夷、越、貉、羌等古代民族,站在中华民族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古代民族无疑都是形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有“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极有包容能力的文化概念。然而,在古代历史上,“夏”这个概念并不具备今天我们使用的“中华民族”概念那样具有强大的包容能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图源:fengniao/木子慧)

  通过对古代史的研究,我们发现形成今天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在古代史上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这从遗传学材料上同样可以得到证据。以前面提到的良渚文化来说,根据复旦大学李辉和金力两位学者编著的《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提供的资料可知,良渚遗址的遗骨中存在高频的O1-M119亚型单倍群。这种单倍群在今天上海现代人群中仍然存在,但同时也存在于今天中国南方的侗傣语族人群和台湾的少数民族人群中,其中尤以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侗傣语族人群出现频率最高。

  再以大溪和陶寺这两个重要的考古文化为例,遗传学者在这两个考古文化中都发现了O3*-M122单倍群的存在。研究表明,这种单倍群广泛存在于今天东亚的南岛、汉藏、苗瑶、侗傣、南亚等语族人群之中。这种情况同样证实当今我们所划定的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其实有重要的渊源关系。

总结

  总之,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综合考察历史、考古、遗传学各类材料后我们会发现,中华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形成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形成今天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存在血脉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今天,我们许多人对于夏文明的研究情有独钟,更多与受文献记载的影响而形成的文化观念有关,而这种文化情感与历史研究不是一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