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全球半数人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 如果你时常感觉到胃痛、不消化、反酸、烧心、腹胀、嗝气,那么你一定要格外注意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怎样传染? 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致癌吗?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厌氧细菌,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即可引起炎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目前我国感染率约50%。 Hp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 2、幽门螺杆菌从何而来?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 胃-口传播:胃里反流到口腔 粪-口传播:随大便排出 儿童高感染现象与家族聚集性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显著特征,家庭内传播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3、这些场景下,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 进食了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或食物 ✔ 聚餐传播 ✔ 接吻传播 ✔ 母婴传播 4、各年龄段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统计显示,在我国20-50岁的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呈递增趋势,50岁以上甚至高达69%。 5、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上腹疼痛 ✔ 早饱 ✔ 口臭 ✔ 恶心呕吐 ✔ 腹胀 ✔ 嗳气 6、哪些人需要检查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 ✔ 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 MALT淋巴瘤患者; ✔ 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 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 ✔ 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7、Hp感染通过什么形式筛查?第一种、侵入式检查-胃镜活检 没错,就是大家都不愿意做的胃镜。 胃镜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况,还可以“顺手”取一些组织做活检,在做活检时可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 如幽门螺杆菌呈阳性,还可加做一个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对后续的药物治疗有帮助。 不过现在已经有了无痛胃镜,借助麻药,让检查者不那么难受。 第二种、非侵入式检查 1、呼气试验法 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2、抗体测定法 检查血液和尿液中是否有抗体。 3、抗原测定法 检查粪便中是否有Hp抗原。 8、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病甚至胃癌吗?★ 其实感染了Hp并非一定会得胃溃疡。 但大多数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存在Hp感染,因此认为Hp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 ★ 虽然Hp感染率那么高,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而且这1%还多见于溃疡病患者。 胃癌的发生除了有幽门螺杆菌在作祟,还有免疫力弱、遗传因素、长期精神压抑、喜欢吃腌制食品、抽烟嗜酒等,与幽门螺杆菌协同作案,最终招来胃癌。 9、感染Hp后怎么治疗?要根除Hp,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PPI)、两种抗生素及铋剂,疗程一般为7~14天,根除率达90%以上,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溃疡复发,降低胃癌发生。此外,还可快速消除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有效阻滞胃萎缩。 10、日常如何预防?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预防大过治疗。 想远离幽门螺杆菌,除了定期的体检外,以下几个日常问题要多注意: ✔ 饭前便后洗手和指甲缝; ✔ 食物要经过高温,肉类做熟了再吃; ✔ 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 建议分餐,预防家庭或聚餐传染; ✔ 不要和孩子口对口喂食; ✔ 牙具定期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 远离胃病,从身边这些小习惯做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