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五大疾病死因,威胁健康十大因素:《柳叶刀》重磅发布中国疾病负担30年变化

 笨鳥先飛龍 2019-07-08

今天,《柳叶刀》最新在线发表了中国近30年疾病负担的重磅报告。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等团队合作完成,揭示了中国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相关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中国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一作者,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博士指出,“像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未来慢性疾病的负担将远远超过传染病。

截图来源:The Lancet

慢病是主要的疾病和死亡负担

1990年-2017年以来,不同疾病带给中国人的负担已经今非昔比。在上世纪末,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对中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如今,这两点排在第10位左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自我伤害、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先天性缺陷和溺水所导致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也都下降了5%以上。这得益于对传染病的防控、以及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

当前,国人的五大主要死因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肝癌。

虽然中风的年龄标化死亡率自1990年来下降了33.5%,但随着发病趋势变化,中风仍然凸显成为“头号杀手”。这一点也得到了诸多其他研究的印证。根据去年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全球卒中风险研究,中国人群的中风终生风险全球最高,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2个人在25岁后的一生中会发生中风。 

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癌的年龄标化死亡率自1990年来分别上升了20.6%和28.2%,这一数值大幅飙升超过20%的还有胰腺癌。

▲中风是中国的“头号杀手”(图片来源:pixabay)

近30年间,三大致残因素仍然是肌肉骨骼疾病、精神障碍和感觉器官疾病(如视力丧失,听力丧失)。其他导致残疾大幅增加的因素包括交通伤害、意外伤害和心血管疾病。

从致残和死亡的疾病总负担角度而言,以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为评估指标,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影响也仍然居高不下,1990年-2017年来所造成的预期寿命损失增加了46.8%。

另一点不容忽视的是,2000年后,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超过50%,从4.2%增至6.3%,这和生活方式改变、高体重指数、体力活动水平下降等密切相关。

十大危险因素影响健康

在全国范围内,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和空气污染是疾病负担前四位的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高血压导致了250万中国人死亡,而且其中几乎所有人(96%)都死于心血管疾病。在21个省份,吸烟都是首要风险因素,在其余省份和地区也均位列前三。

此外,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体重指数、饮食中缺乏全谷物和蔬果,以及饮酒也都是位列前十的死亡危险因素。

其中,高体重指数和空气污染的影响程度上升最多。

▲高体重指数是影响程度上升最多的危险因素(图片来源:pixabay)

各地区健康状况差异

全国各地的疾病负担(DALYs)都低于预期(基于社会人口发展情况估算)。其中,疾病负担低于预期30%的地区包括:重庆(37%)、安徽(35%)、浙江(34%)、福建(33%)、上海(33%)、贵州(32%)、宁夏(31%)、江苏(30%)、海南(30%)和北京(30%)。但如细分原因,可以看到一个值得警惕的数据:所有省份的肝癌负担(DALYs)均高于预期2-7倍。

整体而言,中国东部城市、沿海和经济发达省份的疾病负担更小。在所有20大致死因素中,北京和澳门是全部因素导致的过早死亡都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唯二地区。上海和香港的健康状况也普遍优于平均水平,但结直肠癌等少数负担偏高。

其他重要发现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86%,新生儿死亡率从每10万人95例下降至14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76%。

女性的自杀率从1990年的每10万人21.5人降至2017年的每10万人7.5人死亡。部分原因是城市化和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女性生存境况。男性自杀率的降幅较小,每10万人死亡人数从17.0人降至10.7人。

▲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侧面反映了中国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到慢性病的转变

▲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侧面反映了中国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到慢性病的转变(图片来源:pixaba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