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白血病当代妙方

 循天园 2019-07-09

慢性白血病在国内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淋)少见,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非常罕见。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个别患者多在健康体检或因他病检查而被发现。粒细胞性白血病主要见于中年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则多见于50~60岁,均男多于女。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的发病与放射、化学、病毒、遗传和激素有密切关系,其全病程分为增生期、临床前期、稳定期和急变期,诊断后稳定期也称“可治”期。本病在中医属“虚损”、“虚痨”、“痰核”、“劳热”、“血证”等范畴。

【诊断要点】

1.症状与体征

(1)肝脾肿大:是“慢粒”最明显的症状,脾肿大比较明显,多数早期可触及,晚期可伸入盆腔,表面光滑坚韧,切迹明显。肝肿大不如脾肿大明显。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淋),常有脾肿大,并比肝肿大明显,但不如慢粒脾肿大明显。

(2)淋巴结肿大:慢粒者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后期亦可中度肿大,但无融合和粘连,多为对称性;慢淋为广泛的淋巴结肿大较显著,通常位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中等坚硬,无压痛,互相不粘连而可移动。

(3)胸骨压痛:多位于胸骨中线第五肋软骨水平,缓解期压痛点可消失,在慢粒者胸骨压痛比较常见。

(4)眼底静脉扩张或充血、溢血:慢粒者常有静脉增粗呈纡曲状,周围可见灰白色鞘及出血和渗血,视网膜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呈黄绿色。

(5)皮肤损害:慢淋者常有特异性(如结节、红皮病等)、非特异性(如荨麻疹、丘疹等)以及带状疱疹等均较常见。

(6)感染:慢淋者容易并发感染,尤以肺炎为多见。

(7)其他表现:顽固性阴茎勃起较少见;进行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后期常见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象

①白细胞显著而大量增加为其特征:慢粒者白细胞显著增加,多在100×109/L以上,甚可高达1.0×1012/L,分类计数可发现各阶段幼稚细胞,以中性晚幼粒和杆状核细胞为主,嗜碱、嗜酸粒细胞多见,但原始-早幼粒细胞不超过20%;慢淋者细胞多在(30~40)×109/L,淋巴细胞占多数,仅有少数幼淋巴细胞。

②有正常细胞性贫血:其程度与病情轻重相一致,但慢淋者较轻,约有10%患者有溶血性贫血。

③血小板计数:早期可以正常或反而增多,如慢粒者可高达1 000×109/L,随病情进展,血小板则逐渐减少。

④血沉:可明显加快。

(2)骨髓象:骨髓呈显著弥漫性增生,其细胞种类与血象相似,但细胞成熟程度可能比血象较幼稚,以粒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可达50∶1,可见各阶段幼稚细胞,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占绝对优势,原始细胞不超过10%,原始+早幼粒细胞不超过20%或3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系相对减少,小巨核细胞多见,血小板成堆分布。

(3)组织化学及生物学: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明显低下,染色积分减少或阴性,白细胞中嘧啶脱氧核糖转移酶活力减低,二者均可作疗效指标。血清尿酸增高,尿中排泄量增多,血清维生素B1的含量增高。

(4)淋巴结穿刺活检:淋巴结中可见多数过氧化酶阳性的粒系细胞。

(5)染色体检查:约有85%的慢粒者有特异性的pH染色体。

【临床分期】

1.慢性期(或称稳定期)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幼粒、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原始(Ⅰ型+Ⅱ型)≤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幼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4)染色体:有pH染色体。

(5)CFU-CM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2.加速期(或称增殖期) 具下列两项者,可考虑为本期。

(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

(3)非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高。

(4)原始细胞(Ⅰ型+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6)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7)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8)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9)CFU-GM增生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3.急变期 具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本期。

(1)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或原淋细胞+幼淋细胞,或原单细胞+幼单细胞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此期比加速期更为恶化,CFU-GM培养呈小簇生长或不生长。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化学治疗

(1)慢性期治疗:均采用单药化疗。

①白消安(BUS):是目前治疗慢粒最有效的药物,缓解率达95%。用法:每日4毫克,或1次给予1~3毫克/公斤体重,如白细胞下降至1.0×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停药。一般患者停药6~8个月,白细胞又可增至50×109/L以上。多数患者应用维持量2毫克,隔日1次,或2毫克每日1次。一般治疗2~3周后白细胞下降,3~4周可缓解。长期应用白消安,须定期检查血象。

②靛玉红:每日200~300毫克,分3次口服,用药后14~42日白细胞开始下降,部分病例白细胞下降前可稍上升,约在46~108日可达到骨髓缓解。服药后血小板可有不同程度减少,但持续用药,血小板又可回升。个别病变有便血,停药后可消失。

③羟基脲:用于慢粒有较好疗效,对白消安抗药有效。每次0.5克,每日3~4次,白细胞降至10×109/L,改用维持量0.5~1克/日,白细胞低于6.0×109/L时须停止用药。

(2)急变期治疗:CTX 2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静注;或Hu(羟基脲)75毫克/公斤体重,静注;或白消安100毫克,口服。隔2周用药1次,直至缓解。如发生脑血管病症或中枢系统白血病,除全身化疗后,应加用1个疗程头颅放疗,或单用甲氨蝶呤或甲氨蝶呤加阿糖胞苷鞘内注射。

2.放射治疗

(1)脾区照射:可使脾缩小,白细胞减少,但在6个月症状重现,须重复治疗。

(2)32P:口服或静注,可采用脾区照射,一般照射10~12次,可使脾缩小,病情缓解2~6个月。反复治疗,缓解期逐渐缩短。

3.手术治疗 慢粒可脾切除。

4.骨髓移植 慢粒缓解期进行骨髓移植,使重建造血功能,则慢粒可能被根治。而HLA相配的同胞兄弟姐妹间骨髓移植是治疗慢粒有希望的手段,应争取在早期慢性期施行。

       二、中医治疗

(一)病因病机

同急性白血病。

(二)辨证施治

1.瘀血内阻型 形体消瘦,胸胁胀痛痞满,腹中症结坚硬,肝脾显著肿大,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大便发黑,月事过多,或居经不行。舌红或紫,苔薄,脉细或数,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五灵脂10克,乌药10克,丹参12克,郁金10克,鸡血藤30克。

2.痰热蕴结型 发热起伏,头痛腹痛,疲乏消瘦,面色苍白,皮肤瘙痒,颈、腋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痛,鼻衄齿衄,腹中症积,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宜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方选:

(1)海藻玉壶汤加减:昆布30克,海藻30克,海带30克,姜半夏10克,青皮6克,陈皮6克,连翘10克,象贝母10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独活10克,生甘草3克,炙山甲10克(先煎),山慈菇30克,夏枯草30克。

(2)化痰散结汤:玄参15克,浙贝母15克,炙山甲15克(先煎),法半夏12克,生南星12克(先煎2小时),牡蛎30克(先煎),昆布30克,海藻30克,夏枯草30克,山慈菇30克,瓜蒌30克,半枝莲30克,蚤休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药子30克。

3.气血虚衰型 面色白无华,唇白,指甲不荣,头晕少寐,心悸气短,倦怠无力,纳呆便溏,肢冷踝肿,自汗盗汗,或兼衄血发热。舌淡或有齿痕,苔薄或白腻,脉濡细弱或沉微无力。治宜益气养血。方选:

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熟地黄30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10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生姜2片,大枣10枚。

4.肝肾阴虚型 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面色潮红,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干喜饮,或鼻衄紫癜,视网膜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轻度肿大。舌质胖嫩,或光剥红绛,苔薄,脉细数或虚大,重按无力。治宜滋补肝肾。方选:

杞菊地黄丸加减:菊花10克,枸杞子15克,生地黄24克,熟地黄24克,山萸肉10克,怀山药3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桑椹子15克,女贞子15克,制首乌10克,炙龟板15克(先煎),炙鳖甲15克(先煎)。

5.心脾不足型 消瘦疲乏,食欲不振,心慌心悸,失眠,皮肤粗糙欠润,或吐血,便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苔薄,脉细缓。治宜补养心脾。方选:

四君子汤加味:人参10克(嚼服),黄芪30克,白术24克,茯苓24克,当归12克,菌灵芝30克(先煎),刺五加30克,阿胶10克(烊),大枣30枚。

(三)专方主治

1.补肾生髓汤

处方 生地黄18克,熟地黄18克,枸杞子15克,杜仲24克,五味子5克,怀山药20克,山萸肉18克,生晒参12克,茯苓2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半枝莲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当归12克,青黛6克,雄黄3克,甘草6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用于慢粒。

用法 2日1剂,水煎,分4次服。

2.当归芦荟丸

处方 当归30克,黄柏30克,龙胆草30克,栀子30克,黄芩30克,青黛15克,芦荟15克,大黄15克,木香9克。

用法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日3~9丸。用于慢粒。

疗效 有效率可达80%,并无骨髓抑制作用。

3.猫爪苦参汤

处方 猫爪草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雄黄15克,当归15克,诃子肉15克,青黛散15克,土鳖虫7.5克,水蛭7.5克。

用法 共研细末,压制成片,每片含生药0.25克。每日服5~7.5克,维持量每日2.5~5克,分3~4次口服。在应用本方之前,先用白消安治疗使白细胞降至1~2万后再服本方,或白细胞正常后观察,至白细胞持续2万以上再用本方,如此长期使用。

疗效 有效率为74.6%。

4.当归龙荟丸

处方 当归300克,栀子300克,龙胆草300克,黄连300克,黄柏300克,黄芩300克,大黄150克,芦荟150克,木香45克,麝香15克。

用法 共研为末,糊丸或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40丸。

疗效 治疗慢粒,总有效率78%。

(四)分型施治

1.分四型治疗

处方

(1)气郁痰结型:治以疏肝解郁,软坚散结,用柴胡疏肝散合消瘰丸加减:柴胡10克,赤芍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川贝母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胆南星10克,黄药子10克,牡蛎15克,玄参15克,夏枯草15克。

(2)痰瘀互结型:治以益气养血,化痰散瘀,用和荣散坚丸合失笑散、消瘰丸加减:黄芪15克,茯苓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海蛤粉15克,牡蛎(先煎)15克,玄参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贝母10克,昆布10克,陈皮10克,桔梗6克。

(3)气阴两虚、痰瘀停滞型: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黄芪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牡蛎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5克,川贝母10克,黄精30克。

(4)痰瘀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化痰软坚,用茵陈四苓散加味:茵陈3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川贝母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五灵脂10克,云茯苓15克,牡蛎15克。有疱疹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味。

(5)各型用小金丹1丸,1日服2次,小半杯黄酒送服;犀角地黄丸3克,每日2次开水或黄酒送服。并用苯丁酸氮芥(瘤可宁)或联合化疗。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 共治慢淋1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3例。

(五)主方加减

1.龙葵苡仁汤

处方 龙葵30克,生薏苡仁30克,黄药子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乌梅12克,生甘草5克。

加减 气血两虚加当归补血汤;阴虚内热选加青蒿鳖甲汤;脾胃不调选加香砂枳术汤;身疼骨痛加丹参、延胡索、香附;肺热痰嗽加银花、黄芩、百部;便血加藕节、生地榆;尿血加小蓟、白茅根;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竹茹。

用法 每日1剂,水煎,送服青黄片(青黛、雄黄为7∶3)或六神丸,或当归龙荟丸、牛黄解毒片。

疗效 共治慢粒急变1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57.1%,生存1年以上3例。

2.青黛鳖甲丸

处方 鳖甲62克,龟板31克,青黛62克,金银花15克,生牡蛎31克,太子参31克,生山药31克,地骨皮31克,生地黄32克,鸡内金13克,当归15克,炮山甲15克,赤芍12克,红花9克,广木香9克,甘草3克,丹皮12克。

加减 气阴两虚酌加黄芪、党参、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补骨脂、龟板、当归、麦冬、阿胶、生牡蛎、鹿角霜。

用法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4~6丸,可长期服用。先用白消安每次2毫克,每日3次。

疗效 共治慢粒36例,治后生存10年以上3例,6~9年8例,5~6年14例,3~5年9例,不足3年2例。

(六)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 每次4~6片,每日4次。

2.当归龙荟丸 每次1克,每日3次,如患者能耐受,则可逐渐增加至每日3~6克。

3.云南白药 每次0.5克,每日2次。用于白血病出血者。

4.六神丸 每次10粒,每日3次。

5.犀黄丸 每次3克,每日3次。

(七)单方偏方

1.羊蹄根汤

处方 羊蹄根30~6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连续1~2个月。

2.青黛胶囊

处方 青黛2~10克。

用法 装入0号胶囊。每次2~3克,大量可用至6~10克,每日3次。

3.苦参汤

处方 苦参15~3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4.阿魏蛋

处方 阿魏粉3克,黄蜡30克,鸡蛋5个。

用法 将黄蜡溶化后倒入鸡蛋,再入阿魏粉搅匀,分2次服。

5.雄黄粉

处方 雄黄适量。

用法 研为极细末。每日量1.5~3克,分为2~4次口服。偶有胃肠道反应及皮肤色素沉着,停药后可逐渐消失。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6.鸡血藤汤

处方 鸡血藤3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长期服用,症状好转后减量为每剂10~15克。用于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

(八)保健

1.尽量避免电离辐射的照射。

2.尽量避免接触某些化学性致癌物质。

3.慎用诱发本病的药物。

4.积极防治相关病毒感染。

5.积极防治前期疾病及导致白血病的各种疾病。(梁勇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