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遇事慌张,逃避问题,抗挫折能力低,其实不是孩子的错

 mabaochenggong 2019-07-09

每年高考时,都会有很多暖心的新闻,考生忘带身份证,考生准考证丢了,考生差点迟到了,遇上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必要时警车开路,让考生顺利参加考试。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除了感慨正能量全民护考之外,总觉得怪怪的,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身份证准考证是必备的证件,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等高考的这几天,平常丢三落四也就算了,高考居然都能忘记带准考证,这算典型的关键时刻掉链子吧。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连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呢?

美国的职业临床心理医生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施托尔伯格,从事家庭咨询服务二十多年,接触过的大量案例,他们发现,在需要解决一个简单的纠纷或独立面对问题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会立刻变得惊慌失措。他们会生气,焦虑,甚至抓狂,崩溃,但很少有人会冷静下来想想办法。是什么让这代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如此低下,失去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施托尔伯格,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找到了原因。在他们的著作《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中,两位医生从社会发展和家长自身的问题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导致孩子的能力低下的原因,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孩子能力低下的原因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01孩子能力的形成,把握关键期

认知能力的形成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大脑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遵循特定的规律,几乎所有的理论都不主张超前开发大脑,因为孩子的思考方式会受到年龄的制约。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中,达琳医生和罗恩医生用孩子学习分享的过程解释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

3岁的孩子和10岁的孩子,都会分享,但他们分享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3岁的孩子并不是从心底想分享,只是喜欢被表扬,被夸奖,这才是他们内心真正期待的关注。10岁的孩子分享,考虑的是分享行为会让别人高兴或接纳自己,如果什么都不给对方会不高兴。

这是因为不管是从脑神经发育的方面,还是从社交道德方面来看,年幼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尝到分享的甜头,还不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才会逐渐发展。

学习本领的关键期

在技能学习方面,有个“1万小时定律”,无论是学乐器或是其他技能,只要坚持训练到足够的时间,就会产生一定的成效,但1万小时定律并不适用于大脑的训练。在孩子的一生中,有一个快速学习某种本领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只要得到锻炼,孩子就能迅速掌握这项本领。

如果把人脑比喻成一台计算机,那芯片就是突触。在关键期,突触的增长速度超越任何一个阶段,练习地次数越多,大脑在这方面的发展就越充分,可谓是事半功倍。但突触的发展也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如果在关键期孩子没获得某些实践经历,相关的突出就会萎缩,若再想习得这项技能,就只能事倍功半了。

尽管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新高,但孩子的能力并没有随之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出现呢?

02 是什么阻止了孩子的成长

社会因素:发达的科技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丰富生活的同时,也扼杀了思想。没有高科技之前,每个街道,每栋楼,每条路,都印在人们的脑子里,现在,它们在我们的手机导航里。手机没电了,我们就会寸步难行。碰到棘手的事,首先想到的也是求助网络,这也导致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也都需要继续求助,因为信息获取是如此便捷,似乎也没必要记在脑子里。

对于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孩子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各种方式联系到家长。忘记带作业,一个电话打给家长,家长就会亲自送过去,或者用各种跑腿闪送服务,一个电话能解决很多问题,思考也变得没有必要了。

家长原因:无限连带责任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中,两位医生指出现在家长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也就是 “家长陷阱”:家长们总是抑制不住为孩子排忧解难的冲动,挺身而出解救孩子。

家长陷阱的存在,是因为在家长的意识里,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他们都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他们必须帮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让孩子义无反顾的往前冲,没有后顾之忧。

有个大学同学,高中时妥妥的学霸,按照父母制定的时间表学习生活,一切都有条不紊。但到了大学之后,时间需要自己来掌握,他就开始自我放飞,玩游戏玩到不能自拔,逃课上网通宵,到最后很多科考试都不及格,连学位证都没有拿到,只能边工作边补学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孩子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看起来似乎是在帮孩子,实际上,因为错过了关键期的成长,在以后的道路上,孩子需要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才能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03 把孩子的机会还给孩子

孩子求助,家长要适当甩锅

当孩子遇到困难,向家长求助的时候,家长要学会适当的甩锅,把问题还给孩子。当然这种困难一定是不会影响孩子的安全,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中,戈登博士提出了问题归属原则,在家庭当中,问题归属于谁,谁就需要最终对问题负责任。属于孩子的问题,就要以孩子作为主导,家长摆正自己的位置,掌握好分寸感,可以提建议,给孩子一定的帮助,但不要包办,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把问题归属权交还给孩子,同时也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这就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

培养自信的孩子,实践必不可少

遇到问题就惊慌失措,不知道从哪儿入手,逃避,拖延,都是缺乏自信。自信源于实践,培养孩子的自信,不是跟孩子说“你真棒,你很厉害,你可\以的”几句话就够的。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可以让孩子负责一部分的规划。比如,出去旅行时,让孩子制定一天的行程,让孩子准备行李等,逐渐让孩子从参与变成主导。

有一句谚语叫“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是,就算见过1万只猪跑,也不会知道猪肉的味道。让孩子去实践,他才会有更深切的体会,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引导孩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孩子积极思考,让孩子不止成为执行者,更是思考者和创作者。当孩子的玩具坏掉了,向家长求助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孩子有建议就沿着孩子建议的方向去尝试,如果孩子一筹莫展,家长可以旁敲侧击的提示,千万不要充当解救者,拿来工具,三下五除二就修好。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不是解救者,也不是示范者,要做聆听者和引导者。孩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成长的好机会。吃一长才能长一智,如果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打个电话之后就迎刃而解了,孩子还有什么思考的必要呢?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中,两位心理医生指出,要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让孩子不只注重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考试的第1名,永远只有一个,太强调结果,容易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以前有一句话叫“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在很多的证据表明,分数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对分数对名次的执念,是没有意义的。分数代表什么?代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代表全部的能力,更不能影响人的一生。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要明确具体的表扬孩子,比如“你数学学得很好,这种类型的题目你都会了”,而不是夸孩子“真棒”,“真聪明”。当孩子考试不理想的时候,要就事论事的谈论这一次的考试,不上纲上线,不说智商,不翻旧账。

就事论事的谈论学习和成绩,让孩子明白,分数只能代表在某个阶段对某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决定未来和人生。只有让孩子客观的看待学习成绩,孩子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不会出现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成了多米诺骨牌影响整个人生,进而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人生的漫漫长河面前,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描绘和勾勒。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就像《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她对妈妈很多年都怀着深深的恨意,她想逃离自己的家庭。在她自认为自己已经成功的时候,她的爸爸苏大强却告诉她,她的样子,活脱脱就是妈妈的翻版。

作为父母,满足孩子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责无旁贷,但是,给孩子自由的土壤,让孩子具备独立面对风雨的能力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时间,未来更长的路需要孩子独立去面对。

龙应台说过,父母和食品一样,是有有效期的,而且这个有效期很短,只有十年。当然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如果在这10年的时间里,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废人,父母的有效期就必须延长到一辈子了,很显然,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在有效期内给孩子创造充满锻炼机会的环境,让孩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家长能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