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笑:“好琢磨”有很多“金点子”

 吴越尽说 2019-07-09
许笑:“好琢磨”有很多“金点子”

作者: 方芳


寻访现场。


常行走车间,与机器为伍。


各类荣誉。


时常看书琢磨。


骑着自行车穿梭到厂区各个点看情况。


      在盛虹集团旗下的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厂区内,总可以看到一位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人,他戴着白色安全帽、穿着蓝色工作服、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假捻三部、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厂区马路对面的CP5第三代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项目等在建工程间,查看情况。这个看似和普通职工没啥两样但总感觉有点与众不同的人,就是企业假捻自动化科室的主任许笑。

      和记者想象中埋头工作的技术人员不同,许笑是一个“以动脑子为主的工匠”。作为公司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他主要负责研发、安装调试、系统维护智能物流项目。“工作中我爱琢磨,对于项目中的问题,即使想不出来也得想,连做梦都在想点子和办法。”正如他说的,时代赋予工匠更多的内涵,吴江时代工匠不仅要有劳模精神、创新精神,还得有战略眼光,要随着行业发展放眼世界,始终不落后于同行,站在整个化纤板块变革的最前沿。

      “许工牵头做了很多项目,为企业节省了成本,更让企业的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站到了国内化纤板块发展的前端。”国望高科工作人员王玉妹介绍,许笑和盛虹集团,可以说是新时代发展中的弄潮儿和幸运儿。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工作,许笑在多个单位做电工,几经周折,直到2010年,他来到了盛虹集团。“盛虹的理念很先进,企业的文化也吸引我。只要你有才能,就给你平台去施展。我平时想的东西有很多,能否去实施,需要企业这个平台。”许笑说。

      盛虹集团起步不算早,但提升快,根本原因就是依靠了先进的技术。许笑一加入盛虹就主导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研发、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作为假捻部的自动化工程师,他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当时国内没有智能物流线可参照,只有国外有,但价格很贵,还存在售后服务差的问题。老外其实是鄙视我们工业比较落后的。”许笑介绍,虽然2010年时企业的用人成本不高,招收人员也不紧张,但盛虹集团领导已超前意识到化纤板块要走自动化道路的趋势,毅然斥巨资投放一条国内首台套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线。这给了许笑挑战新事物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接了硬任务,许笑睡不着觉了。因为对他来说,智能自动化项目并非他擅长的电气和机械设备领域,新的领域需要他继续学习。刚加入盛虹的这一年中,他只在春节休息了3天,加班到晚上11点是常态。

      “我就怕搞不出来,所以一直盯着项目现场,出现难关就想办法怎么去解决问题。”许笑领衔的60多人研发团队在群策群力,没日没夜地攻坚克难。

      为了这个首台套智能物流系统,团队联合了北京机械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发。考虑到对方虽精通信息软件工程,但对化纤行业生产流程不熟悉,他必须全程参与,为对方介绍企业生产流程、工艺,还为方案提出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许笑知道新项目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一直在一线车间守着看着。车间24小时开机,晚上他也常常关注物流线上的情况,把大把时间用在了现场维护上。“我是总负责,出了问题我必须要去解决。”经过五个半月的不断纠错,不断改进,国内首台套国产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项目终于成功了——比同类国外系统少投入三分之二的资金,项目完成后为公司节省了50%的厂房、周转丝车以及60%的人工开销,还大大减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2011年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项目奖励3000万元。

      “项目上线后,打破了国内此类化纤生产智能物流设备需要从国外购买的限制,也避免了后期维护时老外要价高、服务差的局面。自从盛虹集团在国内率先做出首台套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线后,国外设备的价格也大幅下降了,不降价,国外的物流线在我们中国就没市场啦。”许笑自豪地说。

      一炮打响后,许笑和他的团队又做成了很多套智能物流设备,每一台设备又添加了新的创新元素。他说,盛虹集团的理念是永不满足现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正是这样的理念让盛虹集团发展至今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8。

      做研发、与机器为伍的工匠并不都是埋头苦干死板的样子,许笑平时坚持锻炼,还是盛泽镇的象棋高手,他更注重的是团队的协力合作。在他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带着其他成员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高质量完成每月一个攻关课题,为公司提升效益。

      年轻工程师路鹏霄在企业已经工作了8年,他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在自动化项目中也比较有实力,被许笑挑中成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近日,路鹏霄设计的新项目赶着要上线,但输送机安全还有一些瑕疵。路鹏霄打算过关算了,许笑坚决不同意:“宁可晚一点上线,也不能在安全上掉以轻心。”这件事让路鹏霄惭愧又敬佩。

      “我们赶上好时代了。”许笑说,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这需要很多工匠去合力实现。当个人目标和企业乃至国家目标一致时,我们就有创新的动力。许笑说:“在创新的路上,还有很多'第一个螃蟹’可以吃,就看我们有多大勇气和多少的付出,去付诸实施。”

      (朱永锋摄)

      2019-07-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