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管理法则15 为员工的需求提供有效的辅导

 丰运 2019-07-09

绩效辅导的目的是辅助员工解决绩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但很多时候,管理者发现即便提供了辅导,员工的绩效仍然难以提升。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常常是,没有针对员工的需求进行有效辅导。

举个例子,员工因为自身能力欠缺导致绩效不高,而管理者错以为绩效不高的原因是缺乏斗志和动力,积极性不高。在为员工进行绩效辅导时,管理者只一味“打鸡血”。显然,管理者的绩效辅导没有满足员工“提高工作能力”的需求,难以真正解决员工绩效低下的问题。

还有一些管理者通过集体培训的方式进行辅导。即按照企业的要求,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这种培训课程解决的往往是是组织的需求。因为缺少针对性,员工虽然上了很多培训课,绩效结果依旧不理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管理者就要建立自下而上的辅导思维。即在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要求管理者时刻关注员工的工作及生活。员工的绩效表现不佳时要及时跟员工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了解员工的需求。此外,还要多关注员工的生活。例如,发现员工心事重重,就要了解员工是不是生活上有困难,是否需要提供帮助。

销售部的小李近来工作状态一直不好,月底的绩效考核排名垫底。为了帮助小李尽快提高绩效水平,领导安排他参加了一些销售技巧培训会。但是,几番培训下来,小李的绩效成绩并没有太大起色。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小李是因为被家里逼婚心情郁闷,所以工作状态一直不好。

很显然,案例中的小李需要的是情绪上的疏导。在不了解其需求的情况下,管理者擅自安排的工作技能培训根本没有起到辅导作用。真正有效的辅导应该是了解员工的需求后,给员工最需要的。

在绩效执行过程中,员工需要的辅导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Ø 提高工作技能;

Ø 增强工作动力;

Ø 深度理解绩效管理相关信息;

Ø 缓解工作压力;

Ø 建立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和轻松的工作氛围;

Ø 提升学历背景。

具体到每个员工,因为能力、性格、教育背景的不同,对绩效辅导的需求也会不同。所以,最有效的绩效辅导莫过于“一对一”解决问题。但这种辅导方式需要投入太多时间、精力,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所以,仅适合对个别问题比较严重、需求比较特别的员工进行辅导。而更大范围的辅导,还需要对员工的辅导需求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员工销售沟通能力欠缺,有的员工销售流程不熟,有的员工成交能力不太好……这些都属于“提升工作技能”。然后再对存在同一类别需求的员工进行统一辅导。

有效辅导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对辅导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以确保绩效辅导的有效性。辅导过程是否满足员工需求?是否存在遗漏?辅导结果是否达成预期目标?员工在辅导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跟踪的问题。

绩效辅导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满足员工需求,还体现在细节到位、结果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