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肌炎,这篇文章全讲透了。 01.什么是皮肌炎? 皮肌炎的主要症状是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肌肉耐力低。它也常累及其他器官,如皮肤、颈部肌肉、咽、肺部、心脏、关节和胃肠道,提示它是一个系统性疾病;活检的肌肉组织中常存在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血清中可测到自身抗体,表明它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肌炎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确切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椐报道患病率为每1万个人中存在5到11例。皮肌炎呈双峰年龄分布——5至15岁和45至65岁(青少年和成人皮肌炎),大体上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2:1。 02.引起皮肌炎的病因有哪些? 皮肌炎的病因仍然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和肿瘤有关。
遗传成分在这些疾病中的确切作用目前还不清楚,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的稀有和疾病表型的异质性。
但很可能是病毒在被宿主免疫反应清除之前就引发了疾病过程,从而解释了在肌炎肌肉组织中缺失病毒基因组。
但恶性肿瘤与皮肌炎之间关联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皮肌炎的发展是恶性肿瘤的后果(和自身抗原有关),或恶性肿瘤和皮肌炎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03皮肌炎有哪些症状? 皮肌炎可急性(几天)或隐匿(几个月)发病。一般症状有乏力,发热和体重下降。它主要影响近端肌肉,也常累及其他器官,如皮肤、颈部肌肉、咽、肺部、心脏、关节和胃肠道等。 1)皮肌炎肌肉受累的表现 本病累及横纹肌,受累肌肉常呈对称性分布,以肢体近端肌群无力为临床特点。早期可有肌肉肿胀、压痛,晚期出现肌萎缩。 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肌无力可突然发生,并持续进展数周到数月以上。 临床表现以受累肌肉不同而异。肩带肌及上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不能平举、上举、不能梳头、穿衣;骨盆带肌及大腿肌无力:抬腿不能或困难;不能上车、上楼、坐下或下蹲后起立困难;颈屈肌受累:平卧抬头困难,坐位时无力仰头;喉部肌肉无力造成发音困难,声哑等;咽、食管上端横纹肌受累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食道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等;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并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2)皮肌炎的皮肤受累表现 皮肌炎除有肌肉症状外还有皮肤病变,皮肤病变可在肌肉受累之前出现,往往比肌肉受累早几个月或者几年,也可与肌炎同时或在肌炎之后出现。皮肌炎的皮肤表现分为有诊断特异性的、高度特征性的,高度兼容的。现简述如下: A.皮肌炎诊断特异性皮损,即出现这类皮疹诊断皮肌炎的可能性非常大。 a) Gottron丘疹:指间和掌指关节背面的紫色丘疹。完全形成后,中心萎缩,呈白色,稍凹陷,可伴毛细血管扩张。 b) Gottron征:指间/掌指关节背侧、鹰嘴突、髌骨、外踝表面对称性紫红斑伴或不伴水肿。 B.皮肌炎高度特征性皮损,即常见于皮肌炎,对诊断皮肌炎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a) 眶周紫色红斑伴或不伴眼睑和眶周组织水肿。 b) 肉眼可见甲周毛细血管扩张有或无角质层营养不良。 c) 对称性紫色红斑覆手和手指的背侧(它可沿伸肌腱鞘扩展),上臂和前臂伸侧,三角肌,肩和颈的后部(披肩征),颈前部和胸上部的V型区,脸的中部和前额。 d) 技工手:部分患者双手指,特别是食指,外侧掌面皮肤出现角化、裂纹,皮肤粗糙脱屑,同干粗重活的工人手相似,故称 “技工”手。 C.皮肌炎兼容性皮肤病变,即不单见于皮肌炎,在其他疾病中也可见到的皮肤病变。 a)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异色性皮肌炎)最常见于后肩、背部、臀部以及颈前和胸部V型区的局限性紫红斑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色素沉着、浅表萎缩。 b) 皮肤钙质沉着症 3)肺部受累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胸膜炎是皮肌炎最常见的肺部表现,可在病程中的任何时候出现,是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和紫绀等。少数患者有少量胸腔积液,大量胸腔积液少见。膈肌受累时可表现为呼吸表浅、呼吸困难或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4)其他受累脏器
04.皮肌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肌肉磁共振成像:可探知肌肉的受累范围,用以诊断分类和治疗管理。它也可引导最合适的活检部位。 肌电图检查:以针电极插入到骨骼肌,在细胞外记录、放大、并通过示波器显示肌纤维的电活动,用于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理活检: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肌酶谱测定:高水平的血清肌酶是肌肉受累的标志性参数。在疾病急性期,肌肉损伤释放到血清中的肌酸激酶是最敏感的肌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可升高。 自身抗体:帮助诊断,也有助于肌炎进一步分类。 05.皮肌炎如何确诊? 目前通常按下列标准诊断皮肌炎:
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酶等。心肌酶谱升高不一定是皮肌炎,其他许多情况可使酶谱升高,常见的有: 1) 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24小时内肌酸激酶可以暂时升高。升高的程度取决于运动的类型和持续时间,未经训练的人更易升高,甚至高至正常上限的30倍,此后在未来7天内慢慢下降。在遇无原因的肌酸激酶升高时,建议休息7天后重复化验;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引起无力、痉挛、肌痛和轻度至中度血清肌酸激酶升高。甲状腺替代治疗通常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在1到2个月内正常; 3) 低钾除可以引起肌无力、发作性软瘫、各种心律失常和肠蠕动减慢外,还可以引起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4) 心肌梗死发作后肌酸激酶2-4小时开始上升,12-48小时达高峰,2-4日可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 5) 轻度或中度脑损伤、前列腺癌、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可以增高; 6) 服他汀类药物、秋水仙碱片可以使肌酸激酶水平使升高; 7) 皮肌炎以外的各种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均可引起肌酸激酶水平使升高。 所以单独心肌酶谱升高不能判定是什么疾病,还要根据病人的主诉、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合理的诊断。 07.皮肌炎如何治疗? 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对照研究,炎性肌病的治疗主要是经验性治疗。临床上皮肌炎的治疗可分为诱导缓解期和维持缓解期。 1)诱导缓解期,用比较强的和较大剂量的药物使急性疾病尽快缓解。一般首选糖皮质激素。开始剂量为1-2 mg/kg,持续至少2-4周或直到临床改善,随后,剂量应慢慢减量。对重症患者,可用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虽然大多数患者最初反应良好,在疾病过程中经常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剂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因而减少副作用。 如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无反应,可尝试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2)维持治疗:临床稳定后,需要低剂量长期治疗,通常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了防止复发,治疗时间通常是1–3年,如需要,可更长。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有: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环孢霉素、霉酚酸酯。 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要防止该药的副作用,例如,加用钙和维生素D防止骨质疏松症。视具体情况,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或H2受体阻滞剂防止消化道溃疡。 08.皮肌炎的皮肤症状如何治疗? 皮肌炎的皮肤症状并不总是对皮肌炎的系统性治疗有反应。即使肌炎改善,皮肤病变和严重的瘙痒常常持续存在。
09.皮肌炎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1) 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的态度,足够睡眠,避免劳累。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辅以按摩、电疗、水浴等方法以避免肌肉萎缩。 3) 避免日晒:皮肌炎病人往往对光敏感,光照后皮损易加重,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带帽子、手套或涂防晒霜等。 4) 如有吞咽困难患者,应及插胃管,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5) 定期复诊和检查,监测药物副作用,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 本文首发:优医邦 本文作者: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 本文排版:风禾 责任编辑:风禾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