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悲壮凄美的经典小诗,只有短短20字,主旨看似简单实则高深

 文化点心铺 2019-07-09

在古代诗歌中,人们对月亮的青睐似乎要远远大于太阳。可以说,关于“月亮"的诗歌几乎充斥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歌颂爱情,思念亲人,珍惜友情,寄托志向等等。仿佛只有在月光的一片清辉中,诗人们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浪漫潜能,笔落成风,写出动人心魄的诗句来。

即使是描写“太阳”的诗句,人们多数时候也都比较钟情于初升的朝阳。因为在人们心中,朝阳的初升就意味着希望和未来。但是面对夕阳沉落,人们似乎叹惋地很少。然而,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眼中,夕阳似乎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或许是在一个晴明的初秋,他独自一人行走在京城长安的郊外。望着逐渐黯淡的夕阳,他心里突然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有种说不清楚的哀伤涌了出来。他低声哀叹着,是在哀叹自己的不得意?还是在哀叹大唐王朝的日暮途穷?面对夕阳,心情无比复杂的李商隐创作了一首短短20字的小诗。这首诗悲壮凄美,是李商隐的经典代表作,主旨看似简单实则高深。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844至845年间。当时,李商隐仕途不顺,退居太原。为了处理一些家庭事务,他常常要往来于太原和京城之间。在经过长安城外的乐游原时,诗人无意中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日暮斜阳,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此诗。

整首诗音调低沉,既没有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雄浑慷慨和意气风发,也没有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顿挫和悲壮苍凉。面对夕阳,诗人心里似乎五味杂神,一时间想起了很多往事。

诗作的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了诗人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诗人心情沉郁,满腹惆怅。为了疏解心中烦闷,他驾着车子来到郊外,登上古原。自古文人墨客,多思善感,此时的李商隐身处唐帝国晚期,而他自己也是半生困顿,沉沦下潦。

面对一片斜阳,诗人登高望远,自然就会引发无限愁绪。这愁绪中或许有家国之悲,有身世之感,有古今之情,总之是难以名状的万千思绪。紧接着,就是该诗流传千古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对于这句话的意思,多数人认为是:诗人借夕阳隐喻唐帝国的衰落:大唐王朝繁盛一时,可如今就如同这夕阳西下,好景不长;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两句诗纯粹是诗人对于自然风景的一种理性解释:夕阳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是在接近黄昏之时。对此,您怎么认为呢?

如此一来,这首诗的风格就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一个充满了残光末路的悲哀和无奈,一个却充满了强烈的乐观主义色彩。其实无论是那种解释,有一定是明确的,那就是:人力不能改变太阳运行的轨迹,那么太阳的西沉就是必然的了。

面对这个必然,诗人也是无能为力的。他的心中肯定会隐隐感到一种无奈的沉痛。对于夕阳的景色, 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典型的夕阳情景应该是李白所说的寒冷萧瑟的西风伴着一抹残照,一股浓烈的秋意笼罩大地。

可是李商隐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想,该诗句的主旨无论是叹息夕阳还是叹息衰老,在诗人眼中,夕阳确实很美。既然夕阳很美,那就让我们姑且接受现实,抓住这最后的一瞬间的辉煌,尽情享受夕阳带给我们的美吧。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