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手掌画首创者画坛奇人冯晶彬

 rongma 2019-07-09

本报记者 萧雪

  在朋友近日的一次聚会中,记者有幸结识了首创“手掌画”的中国画坛奇人——黑龙江省著名画家冯晶彬。

技惊四座

  应朋友之邀,冯先生现场作画。但见他以手掌、手指、手臂为画笔,以掌纹、指纹为辅助,潇洒自如地在纸上洒、蹭、擀、按,只20分钟的时间,一幅层次分明、钟灵奇伟的山水画,即呈现在观者面前。如不是亲眼所见,实难相信,不用笔而绘出这般美轮美奂的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画技令人眼界大开、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

画苑奇葩

  出生于哈尔滨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他,自幼习画,酷爱艺术,凭借几十年绘画的坚实功底,发挥国画、油画、烫画艺术特长,结合篆刻技术的创作基础,创新绽放了画苑中的奇葩——手掌画。
  专家评价他的画,“既保持了传统绘画的技法,又有他的独创,使色韵绮丽,厚重开阔,形神兼备,明丽沉稳,精密饱满,气势恢弘,自然洒脱,再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超凡脱俗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美学价值的创新之路,形成了他自己的绘画风格,为中国画的革新开创了崭新的境界。”他的手掌画,如今已是享誉海内外,并被广为收藏。旅游界称其为“张家界的第七奇”,美术界称之为“掌中乾坤”、“武陵一绝”。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湖南卫视、香港卫视等媒体纷纷予以关注。

功成偶然

  他的成功得益于一次偶然。1997年的一天,他在进行国画创作时,不慎将墨汁洒到宣纸上,他迅速用手掌将墨擀开,没想到这一擀竟出现了用画笔难以达到的纹理和墨迹的极佳效果。
  俗话说,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这突然的滴洒、随意的一擀,却碰撞出了他多年探索创新的火花。20余年磨砺的绘画经验告诉他,这可能是上天给予的恩赐,使其灵光一闪地认为:用手掌作画是条新路,一定能成功。事实亦如此,在借鉴前人手指画、更换数十种纸张后,他终于修成了“正果”,由他首创的“手掌画”以其独特的风韵傲立画坛。

 第二故乡

  为寻找创作的灵感,他先后辗转于祖国的大山名川采风。2003年他来到张家界,随即被张家界奇秀的山川、灵动的流水、飘逸的行云所深深吸引,并得到了景区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于是张家界的金鞭溪畔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创作也由此而一发不可收。在他的掌下,张家界的秀美山川、小桥、溪水、冰雪的自然风光被淋漓尽致地展现,气韵逼真,亦真亦幻,变化万千,深得张家界美景之奇妙。在他创作的地点许多游客争相观赏,手掌画更是洛阳纸贵,成为旅游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感恩社会

  成功之后的他,依然是那样的淳朴。为了表达他的感恩之情,他把宣传祖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宣传张家界作为自己的职责。2004年6月,冯晶彬自掏腰包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为期8天的手掌画个展,轰动了大上海。2005年9月,他参加了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国内艺术展览会,并自费独立举行手掌画展示。2006年他出席在河北省衡水市举行的全国民间艺术交流展示活动。2007年5月他又自费参加深圳第2次旅游商品艺术博览会,并专门设立了手掌画展室……
  他表示,要用余生,用手掌画为宣传祖国的名山大川再献绵薄之力,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笑。

2009年12月4号发表于《大众阅读报》都市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