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还被欧美人士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济宁也流传着许多有关梁祝的传说。 故事发生在汉朝,济宁九曲村有个祝员外,膝下有一女,唤作英台,聪慧过人,见到世家子弟求学中榜,光耀门庭,便一心想出门拜师求学,但怎奈自己是个女儿之身。英台求学心切便乔扮男装,外人居然看不出什么破绽,父亲也就同意了。初春时节,草长莺飞,英台踏上了求学之路。她要去的地方就是现在邹城市的峄山,那里当时是儒学教育的重要场所,直到现在还有“梁祝读书洞”遗迹。在去往峄山的途中,走过泗河吴桥村时,邂逅了书生梁山伯,他是邹邑(今邹城)人,也是去峄山求学。两人一见如故,于是结拜为兄弟,相伴同行。此后的三年里,两人同窗共读,形影不离,又同睡在一张床上。聪明的祝英台告诉梁山伯,我们是君子,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应该在两个人的中间放一碗水。憨厚的梁山伯同意了,所以在三年内竟不知道祝英台是位女子。 三年后,两人学成归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英台暗送秋波,她告诉山伯家中有一个妹妹,长得和她一模一样。她希望梁山伯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到她家里提亲,梁山伯欣然答应。但梁山伯事后将此事忘的一干二净。桃花开了,桃花落了,桃子成熟了。梁山伯才想起祝英台要求他到家里提亲的事情。梁山伯急匆匆赶到了祝英台的家里,才发现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孩。因为他没有依约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来提亲,祝英台的父母已经把她许配给了富家少爷马文才。梁山伯在悔恨痛苦的折磨下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消息传来,祝英台痛不欲生。在马家迎亲的当天,祝英台提出要祭拜梁山伯后才能完婚。祝英台来到梁山伯墓前痛哭不止,突然晴天霹雳,坟墓裂开了一个口子,悲伤的祝英台毫不犹豫地一头扑进去,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坟墓又慢慢地合拢了。随之,两只美丽的蝴蝶从坟里飞出来,翩翩远去……当地的乡绅认为这是节义之事,应当为后世所纪念,于是在墓前立碑作传。所葬之地即今济宁市微山县马坡村。 2003年10月27日,一块立于明朝正德年间的梁祝墓碑在微山县马坡乡出土。该墓碑长180厘米、宽24厘米。墓碑碑额刻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8个篆字,碑文831字。根据碑文记载,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作为朝廷钦差大臣的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奎视察河道时,途经微山马坡,发现已破败不堪的梁祝墓,决计重修。碑文还记载了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在邹县(现邹城市)峄山读书学习三载,后二人因思念而死,合葬在泗河西马坡的史情。从马坡出土的墓志证实了梁祝确有其人,也证实了梁祝故事结局为人间悲剧,无钻坟化蝶之神话传说。 在微山县马坡,一直到现在还严格执行马祝不通婚的规矩。这可谓梁祝传说在马坡乡留下的尤为独特的历史印记。
(来源:中华文化标志城官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