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文化在微山之十八:马坡镇梁祝墓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马坡镇梁祝墓

                                           梅庆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我们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与《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梁祝”故事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形成于唐代,宋代被搬上舞台,元、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之所以会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则源于它那凄婉动人的故事。

正在兴建中的梁祝文化园

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三载,朴实憨直的梁山伯竟然没有认出来。后来梁去祝家探望,才知道祝英台为女儿身,赶紧向其求婚,谁知已晚,祝已许配给了马文才。梁忧郁成病,不长时间就死去了。祝英台得知后,悲痛欲绝,提出在出嫁的路上,去看一眼梁兄的墓。祝来到墓前,竟裂开了一道缝,祝纵身跳入,墓又合上了,接着从里面飞出两只蝴蝶,戏耍着飞上蓝天。

由于梁祝的故事特别的哀艳动人,会久久地盘桓在每个的心田,随着那两只蝴蝶,向着美好的梦境飞升。正是因为人们的这种心理,“梁祝”的故里,他们读书的地方,十八相送旧址,话别的草桥,还有墓地,便前仆后继般地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六个省,十多个地方都在说是“梁祝”故里。而马坡梁祝墓碑的重见天日,为“梁祝”故里之争,重重地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梁祝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出土的墓碑,高1.84米、宽0.82米,石碑上有800多字,因久埋于地下,所以文字仍十分清晰。根据碑文得知,此碑是明正德十一年(1516)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此碑的出土,具有非凡的价值。在所有关于梁祝故事的文献中,此碑碑文作者是其中官职最高的一位。碑文载:“时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总督粮储新泰崔公讳文奎道经,顾兹废基,其心拳拳……载度载谋,四界竖以石,周围缭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祠有役。”看他那一大患串官职,就知道他是中央一级的高官。是在他的主持下,重修了梁祝的墓、祠和围墙。撰文者为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人赵廷霖,书写者为文林郎知邹县事杨环,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题写了碑额。由此得知,这是一项经由中央批准,由众多官员参与的工程。这足以说明,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及其故里,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梁祝墓碑出土现场

墓碑上的文字十分清晰

马坡梁祝墓并非孤证,在济宁一带,有许多关于梁祝的文化遗存。碑文中说的“九曲村”,就是梁祝故里,今分成东九和西九两个村子,属微山县马坡镇。后因水患,迁至济宁市任城区岔林河。梁氏故里在两城,马文才故里在马坡。碑文载:“山伯别来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迤东。”吴桥,在马郎娶亲的路上。娶亲日期临近,英台思念山伯,“悲伤而死”,“马郎旋车空归”。“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生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这就是梁祝墓的由来。在邹城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据明张岱《陶庵梦忆·孔庙桧》称:“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这一切,都构成了济宁地区厚重的梁祝文化。

新恢复的梁祝墓

即然梁祝生活在孔孟之乡,他们去拜孔子为师,就为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想象空间。清代民间叙事诗《梁山伯重整姻缘传》中有这样的唱词:“不说英台绣房事,先讲孔子设学堂。英台便对爹娘道,奴今要去读文章。”又写道:“孔圣见她来路远,连忙安顿在书房。夫子看见英台相,此人不是少年郎。眉目面貌如女子,声音言语似娇娘。孔子心中不说出,尽心指教读书文。”这段描写有意思的是,说孔子已经看出英台是女扮男装,但不说破,仍尽心教她读书。清代弹词《新编东周大双蝴蝶》中有这样的道白:“员外道:'儿啊,若说路脉生疏,为父的指引你去路。岂不闻鲁国名贤孔仲尼,有吞吐天地之才,现为鲁国司寇,受业门人,纷纷不一,孩儿此去,亦可容身。’”弹词里又讲道:“英台道:'女儿告禀爹爹、母亲,儿闻鲁国孔仲尼,乃天下奇才。女儿欲扮男装,到彼游学。万望爹爹、母亲放奴前去。’”具有相同记载的,还有《柳荫记》:“闻听尼山孔夫子,三千徒众读文章,因此装着男儿样,定要辞别二爹娘。”有人把《梁祝文化大观》一书中收录的故事歌谣对梁祝到尼山拜孔子为师内容作了一个统计:其中《故事歌谣卷》收入民间叙事歌(包括少数民族叙事歌)三十八则,其中三则讲到梁祝拜师孔子,四则讲到梁祝去尼山读书;《曲艺小说卷》收入曲艺作品二十五篇,其中有三篇讲到梁祝拜师孔子,三篇讲到去尼山读书;《戏剧影视卷》收入地方戏剧四十八种,讲梁祝去尼山读书的有两种。

梁祝墓碑拓片

尽管梁祝故事与孔子相隔已有千年,那些创作者不是不知道,之所以要这样写,是出于一种文化的考量,这也无形中为梁祝故事染上了浓浓的儒家文化色彩。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坐实了梁祝故事产生于济宁地区。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后记:关于儒家文化在微山》的内容,至此连载完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