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自祭文》是其生前绝笔,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总结了他的一生以及他乐天委分的人生观念,语言淡之又淡,内容却沉之又沉。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注释】丁卯:指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律中无射:指夏历九月。古代将乐律与历法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陶渊明卒于此年十一月。祖行:古人出行时的祭神仪式,这里指出殡前一夕的祭奠。“候颜”二句:指晤面和闻声都已不可能。 祭文起笔,展现的是一个凄清的虚境:深秋的夜晚,萧瑟的寒风刮得正紧,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作者终于感到生命的大限已到,该是辞别人世,永远回到自己本来的住处的时候了。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恍惚间新鲜的果蔬、清酒已供满祭桌。自己在卧棺之中看不见吊衣如雪之景,听不见哀哀的哭泣之声。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萧索的秋天与死亡的哀情相融相映。一句“呜呼哀哉”之叹,使开篇蒙上了几多苍凉的气息!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注释】絺绤:葛布精者为絺,粗者为绤。素牍:指书籍。 在弥留之际,陶渊明追索自己的一生,他想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遇到家境贫困的命运,缺衣少食,这一切并未影响他对人生的热爱,虽然不免晨晓要到山谷中去取水,荷锄负薪,住在简陋的茅舍里,然而他有欢乐,有歌声,由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再加上读书和弹琴,那种悠闲自得,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这恰恰是作者因为自豪的人生,从中可以看到一位遗世独立,超逸不群的高蹈之士的身影。这一节的行文,正如作者平日的田园诗,疏淡、平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在平凡的生活里,体会到自由不羁的人生价值,浓浓的人生意趣,融入悠悠的哲理思索,更令人久久回味不尽。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人生百年,谁不珍惜?唯恐一生不能有所成就,因此就格外珍惜时光。只有生前为世人所尊重,死后才被世人所思念。对于人生,陶渊明原本可以做另一种安排的,那就是和他的祖上一样进入仕途,但是这在陶渊明看来,这种追逐名利的生涯,有违人的美好的本性,造成人心灵的扭曲。他回顾了自己的平生,无怨无悔,他认为自己洁身自好,不以尊宠为荣,肮脏的东西又怎能沾染我的身心?置身于陇亩之中,独立于天地之间,才是值得追求的傲岸率真的人生!陶渊明正是这样做了,他一生也就了无遗恨。所以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显得格外平静,他是年老善终的,既然已“寿涉百龄”,那就遵循自然规律,又有什么可眷恋的。 【注释】夫人:众人。愒日:贪爱时日。涅:黑色染料你。缁:黑色。捽兀:意气傲然貌。肥遁;隐居。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注释】窅窅:隐晦、深远貌。“奢侈宋臣”二句:宋臣桓魋作石椁(棺),三年尚未完成,孔子叹以为奢。汉代杨王孙临终,遗嘱命其子裸葬,未免又过俭啬。封:封墓,积土成高坟。树:墓地植树。 然而,陶渊明对自己的一生,也并非真的是一无憾意,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仍蕴蓄着几分悲怆和苦涩。《自祭文》写到结尾,,当他告别人生时,虽然还表现了“不封不树,日月遂过”的淡泊,“非贵前誉,孰重后歌”的旷达,毕竟还是发出了“廓兮已灭,慨焉已遐”的苍凉慨叹。他原本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但是在这黑暗的社会中,理想已经破灭,壮志亦已经被摧折,他又能够有什么作为?选择在归隐田园中终其一生,这深藏在内心的悲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这就是他的临终绝笔《自祭文》。 附录《自祭文》陶渊明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白话译文 现在是丁卯年九月,天气寒冷,秋夜漫长,景象萧条冷落,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陶子将要辞别这暂时寄居的人世,永远回到自己本来的住处。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他们为我供上了新鲜的果蔬,斟上了清酒。看看我的容颜,已是模糊不清;听听我的声音,更是寂静无声。悲痛啊,悲痛! 茫茫大地,悠悠高天,你们生育了万物,我也得以降生人间。自从我成为一个人,就遭遇到家境贫困的命运,饭筐水瓢里常常是空无一物,冬天里还穿着夏季的葛布衣服。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背着柴火时还边走边唱,在昏暗简陋的茅舍中,一天到晚我忙碌不停。从春到秋。田园中总是有活可干,又是除草又是培土,作物不断滋生繁衍。捧起书籍,心中欣欢;弹起琴弦,一片和谐。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沐浴于清泉。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乐从天道的安排,听任命运的支配,就这样度过一生。 这人生一世,人人爱惜它,唯恐一生不能有所成就,格外珍惜时光。生前为世人所尊重,死后被世人所思念。可叹我自己独行其是,竟是与众不同。我不以受到宠爱为荣耀,污浊的社会岂能把我染黑?身居陋室,意气傲然,饮酒赋诗。我识运知命,所以能无所顾念。今日我这样死去,可说是没有遗恨了。我已至老年,仍依恋着退隐的生活,既以年老而得善终,还又有什么值得留恋! 岁月流逝,死既不同于生,亲戚们清晨便来吊唁,好友们连夜前来奔丧,将我葬在荒野之中,让我的灵魂得以安宁。我走向幽冥,萧萧的风声吹拂着墓门,我以宋国桓魋那样奢侈的墓葬而感到羞耻,以汉代杨王孙那过于简陋的墓葬而感到可笑。墓地空阔,万事已灭,可叹我已远逝,既不垒高坟,也不在墓边植树,时光自会流逝。既不以生前的美誉为贵,谁还会看重那死后的歌颂呢?人生道路实在艰难,可人死之后又能怎样呢?悲痛啊,悲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