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泮溪别馆 2021-02-27


陶渊明写下这篇自祭文时,已经六十三岁,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年。三个月后,诗人便离开人世,归于荒野,“托体同山阿”去了。

文中设想,在一个大雁南飞而去、草木枯黄零落的寒冷秋夜,诗人已经辞世,亲友们前往祭奠。诗人总结自己的一生,虽然感慨于家境的贫困,但仍旧享受着隐居的快乐。诗人坚持了自行其是(独迈)的人生准则,坚持了安贫乐道(识运知命)的人生理想,所以能在归宿时得到安宁,一任萧索的秋风吹过墓门。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从书本中获得愉悦,从琴弦上获得平和。严冬晒着太阳,盛夏沐于清泉。尽管劳作时不遗余力,但心里充满了悠闲自在。这使我们联想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使我们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联想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使我们联想到“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这就是他的生活目标,所以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要在归隐中寻觅世间的桃花源。

那么,什么是陶渊明的人生观?文中提出的“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便是。独立特行,荣辱不惊,脱俗出尘,这就是靖节先生的人生追求。什么是陶渊明的生死观?“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便是。达知天命,无欲无求,直面死亡,这就是靖节先生的生死大道。

魏晋,尤其是东晋,是一个纷扰、动荡的时代。对社会的失望,是中下层人士的常态。所以士人们痴迷于酒、药,沉浸于虚无。陶渊明祖上也曾显赫,“惜分阴”的陶侃就是他的曾祖,但到他的父亲已经没落,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困境中长大的渊明,对社会有一种天生的失望。他受老庄学说影响甚深,恬淡的田园生活必然是他的归宿。

在历史上,陶渊明的确是文人中的独特者。尽管当时的人们厌倦那个社会,但求取功名,贪恋官位是不会改变的。陶渊明不,他潇洒地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留下了彭泽令的官印,回归了朝思暮想的五柳庄。而对待生死,更彰显了他的洒脱。这篇《自祭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奇文。对于生死,他在《形影神·神释》中早就说的非常明确:“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与《自祭文》相仿佛,陶渊明还写过《拟挽歌辞》三首,其中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不就是最好的注脚吗?

成功地预测了自己生死的陶渊明,以这篇奇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田园诗人的独特、脱俗、智慧和豁达。

附:陶渊明《自祭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