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食材的江湖,一直是明争暗斗,风起云涌。北有面粉独霸一方,南有糯米傲视群雄。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物,虽然主要馅料糯米的地位无法撼动,但是粽叶的候选名单上一直是人声鼎沸:什么苇叶、艾叶、荷叶、茭白叶、竹筒、芭蕉、箬竹叶等等。但历经江湖厮杀,占据主要地位的还剩下两种:芦苇叶和箬竹叶。 芦苇 箬竹 二者到底有什么绝招能够杀出重围,奠定自己在粽叶界的地位呢? 首先,叶片宽薄,结实易操作。箬竹的叶子又宽又大,长10-35厘米,宽2-8厘米;芦苇的叶子稍窄,但也有2-5厘米了,包出来的粽子通常是圆锥形或四面体。两者的叶子经过浸泡、蒸煮和晾晒,均会变得柔软、结实、有韧性。这样的叶片,大小合适,既能将米馅包裹住,又便于捆束,在蒸煮的过程中易熟又不会露馅。 芦苇的叶子 箬竹的叶子 第二,天然健康,气味清香。两者虽然味道不同,但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天然生长、无污染、无毒害。芳香的气味会通过蒸煮浸入到食物中,吃起来有令人有清新愉悦之感。 软糯清香 第三,抗菌防腐,便于储存。芦苇叶富含硒元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天然香精等,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包装材料。箬叶不仅富含多种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如锌、硒、锗、铁等。两者均因其有较强的抗菌性,被誉为食品的'天然防腐剂'。用他们来包粽子,易储存,不腐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