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告效果监测出现的原因对于广告投放效果进行监测和预估成为各类广告主的共同需求:
二、广告效果监测的指标指标主要是广告主去判断广告是否有效、如何优化的依据。 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流量指标(1)曝光 某一网站的指定时间周期内,广告被展现的总次数。 问题:无法衡量用户是否真正看到了广告,比如会受到页面滚动速度等因素影响广告的可见性。 (2)独立曝光 去重,以人为中心 注:计算广告的曝光与独立曝光的比值是简单识别广告作弊的方式之一,比值过大,则认为可能存在异常流量。 (3)可见曝光 美国互动广告局:
(4)点击 对广告是否产生兴趣。 因素:精准程度、广告创意优劣。 (5)点击率 曝光数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点击率才相对比较稳定。 (6)独立访客 (7)页面浏览量 (8)访问量 有可能是APP的启动数量,比如有的平台,用户新打开应用可见页面操作,即为1次启动。 用户启动应用后切换至后台,若30秒内再次切换至前台,不会被记为1次新启动,若超过30秒后再次切换至前台,则会被记为1次新启动。业内大多使用30秒,用户可自定义此时间。 2. 互动指标(1)跳失率 (2)二跳率 (3)访问深度(PV/V) (4)个性化互动指标 3. 转化指标(1)销售类转化指标
(2)应用类转化指标
三、监测实现方案:SDK/API在监测的实现上,主要有插入SDK和API的方式。这两者在技术原理上相同,通过采集用户信息,回传到监测平台的服务器进行比对。 如:用户点击有监测的广告链接,监测平台通过监测链接采集到用户的IP/操作系统版本/设备型号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起来。 若用户点击广告跳转到AppStore等下载并联网激活了APP,这个时候APP同样会收集到用户IP/操作系统版本/设备型号等信息。 点击链接时采集的信息和下载激活后采集的信息,两者进行比对匹配,监测激活等指标。 两者的区别在于:
四、API对接的两种方式:c2s、s2sAPI监测又分为C2S(Client to Server) API和S2S(Server to Server) API两种:
C2S更为准确,多用于品牌广告主,但是C2S实现方式每次加监测都需要客户端发版,较为复杂。 五、点击监测方式:同步监测/异步监测同步监测:用户点击广告后,用户先访问监测链接,跳至监测公司服务器,再跳至落地页。同步监测不支持回传IDFA等参数。一般在填写落地页链接中填写。 异步监测:点击广告后,直接跳转至落地页,媒体服务器发送监测请求给监测公司服务器。 存在问题:由于是服务器发请求,所以监测公司收集到的访问都是来自同一个IP段。如果客户是定向某一城市,那么仅通过IP判定地域就会产生地域差异较大的问题。 六、广告监测现状国内比较主流的第三方广告媒体监测工具是AdMaster 推出的TrackMaster 和秒针推出的AdMonitor;在国际上,Google 的Double Click 应用比较广泛。 当然有些强势的媒体会拒绝第三方监测。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媒体,第一是头部的垂直媒体,主要是出于对媒体自身数据的保护,担心客户拿到数据会影响媒体的估值和流量价值。 第二类是强势的互联网平台,往往是给客户提供自己开发的监测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