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海涛教授:PACIFIC风暴推动免疫治疗向更早期肺癌治疗迈进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7-1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6月21-2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承办的“2019全国肺癌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与会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马海涛教授,就Ⅲ期不可切除NSCLC(非小细胞肺癌)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等热点话题进行专访。

               
马海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胸外科研究室、教研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胸腔镜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肺癌学组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食管癌学组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腔镜学组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食管癌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肿瘤防治联盟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肺癌杂志》《中华胸部外科杂志》(电子版)《肿瘤学杂志》等编委                   

PACIFIC研究成功将免疫治疗推进至Ⅲ期不可切除NSCLC

马海涛教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IV期NSCLC治疗上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开始尝试在更早期的Ⅲ期NSCLC进行探索,基于PACIFIC研究结果,免疫治疗在Ⅲ期不可切除NSCLC治疗中也取得令人欣喜的结果。PACIFIC研究是一项针对Ⅲ期不可切除NSCLC的研究,在同步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分别给予PD-L1抑制剂Durvalumab(简称“I”药)巩固治疗或安慰剂,继而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PACIFIC研究结果于2017年首次在ESMO大会上公布,随后2次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研究结果显示,Ⅲ期不可切除NSCLC在同步放化疗后,给予Durvalumab巩固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其结果的冲击力不亚于太平洋风暴,中位PFS达到17.2个月,而安慰剂组只有5.6个月,同时还可以看到,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的疾病缓解率、疾病缓解持续时间、发生远处转移或死亡的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2019年ASCO年会上,PACIFIC研究公布了3年随访结果,中位随访33.3个月,Durvalumab巩固治疗组的中位OS尚未达到,对照组中位OS已经达到了29.1个月,与之前的报道一致,Durvalumab治疗组具有总生存优势,同时Durvalumab组的3年总生存率达到57%,对照组则为43.5%。基于PACIFIC研究的结果,2018年美国FDA批准Ⅲ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如果疾病稳定,就可采用Durvalumab作为巩固治疗,NCCN指南也将其作为标准治疗模式予以推荐,同时也希望更多患者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仍需更多研究数据

马海涛教授:PACIFIC研究首次将免疫治疗由Ⅳ期肺癌的治疗推进至Ⅲ期不可切除NSCLC的治疗,并取得成功,随后开启了很多基于PACIFIC研究治疗模式的试验,包括同步放化疗之前使用免疫治疗,或是同步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同时应用,亦或是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再使用免疫治疗维持。多种治疗模式都在进行研究探索,希望为循证医学增添更多的证据,发现更好的治疗模式,从而使Ⅲ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有更多的临床获益。

PACIFIC研究主要是针对Ⅲ期不可切除NSCLC,目前对于更早期可手术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研究也在探索中,包括新辅助免疫治疗和辅助免疫治疗两方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参与了一项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当前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中,疗效评价的指标主要采用MPR,即主要病理缓解率,从现有研究数据来看,取得MPR在22%~80%之间。未来是否会采用其他评价标准以及其他治疗模式的应用,其结果是否会有改变,均需等待。除此之外,早期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和辅助免疫治疗时还有很多需要回答的问题,如哪些患者适合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出现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对总的治疗结果会有哪些影响、免疫治疗合适的治疗周期、免疫治疗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等等,免疫治疗后疗效监测以及如何监测,这些不仅值得每位医生关注和思考,也需要通过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回答。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