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被如何影响径流

 思明居士 2019-07-10

2016·新课标III卷】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

D.河道淤积

【答案】B

【解析】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增加下渗的作用,当森林植被破坏后,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的转化为坡面径流,河流水位上涨快,而在枯水期由于没有植被涵养水源及地下径流的补充,河流水位下降快,所以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故选B。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森林植被恢复后,可以增加蒸腾(发)量,涵养水源能力增加,增加下渗,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蒸发增加不一定降水量会增加,蒸发的水汽只有达到饱和才会形成降水,故选C。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增加下渗作用增强,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量减少,所以总量减少。而分水岭是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同时岩层为甲侧高向乙侧倾斜,森林涵养的水源及下渗的水量会通过透水层流入到乙河,所以乙河水量会增加,甲河减少。故选D。



【试题分析:曾庆阳

   【手绘图】   

1、植被对降水的影响:降水首先落到树叶及树干上,此时树叶及树干会吸收及滞留一部分降水,多余的水落到地面,地表植被吸收滞留一部分,再多余的流入地下,被植被根系吸收滞留一部分,此时多余的降水才转化成地表径流,在流入到河流过程中,还有部分蒸发掉了,除去蒸发掉的,才是最终到达河流中的水分。

2、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增加下渗能力增强,转化为地表径流水量减少,而甲侧山坡涵养的下渗的水会通过透水层流到乙河一侧,所以乙河水量会增加。


  往期精彩回顾  

嘿,那条河不要抢我的水呀!

山前冲积扇上怎么会有风力侵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