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最难的是放下,做人最苦的是执着

 scj10 2019-07-10


人生最难的是放下,做人最苦的是执着,人生这一辈子我们什么都想要得到,最后的最后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计较的太多,快乐的事情太少,一生不在于你可以得到多少,只是在于你能放下多少,放下的越多有时候你能得到的也就会越多。人这一辈子,你计较的越多,越累,你在意的越多,越痛。



人生有多少痛苦是你自己给自己增加的,又有多少的烦恼是你没事找事。太多事情放不下,太多人忘不掉,最后痛苦的只会是你自己,丢不掉,放不下,苦苦纠缠也就失去了本来生活的意义,沉溺过往,纠缠感情,把时间和精力用错了地方。只会让你得不偿失,最后烦恼不断,记住人生无论遇到多大的事情,都要保持心平气和不受其诱惑和影响,想过看过最后也就忘记过。要学会豁达,更要过的洒脱一点,放下该放下的,忘记该忘记的,不和自己过不去,不和人生过不去。



无论生活多苦你都要忍住,生活不会让你一直痛苦下去,如果你狠幸运也不要太过于得意,因为好的日子都会过去。今天无论喜乐得失,都必须抬脚向前。再苦也要咬紧牙关往前走,别要求太多,因为你会在欲望中丧失自己,别计较太多,你会在计较中折磨自己,得不到的就不要了,失去的就别再去留恋了,没有什么手机长久存在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失去的,你想要快乐就要学会放下一些事情,你想要痛苦就选择执著,别去执著不属于你的时期,勇敢去面对已经远去的人和事情。



万事皆由心,烦恼由心来,控制自己的心,凡事看淡一些,想开一些,忘记应该忘记的,放下应该放下的,清空烦恼,卸下负累,才会让自己身心轻松不会那么疲惫,最怕你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都得不到,空让自己劳累了那么久,苦了自己便宜了别人。


为什么说五蕴空,苦厄就可以除尽呢?答案在于这两个概念之中


佛家一直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苦的,因此,修行的目的虽然是觉悟成佛,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解脱,也就是说,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脱离苦海。


因此,《心经》中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说法。



佛像


那么,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一切苦厄就可以尽除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要理解这两个概念,即苦厄和五蕴。


所谓的苦厄,在佛教之中,就是心”执相“而产生的一切幻有。当”心“受到外境影响的时候, 会被外境的波动而产生的情绪和各种认识,这就是“苦厄”。”苦厄“不只是包括”苦“,也包含有乐,也就是说”乐“也是”苦厄“之一 。



所以,无论是”苦“还是”乐“,其本质都是“苦”。“厄”是深陷”苦“中,也就是心被外事或外物所牵制和支配,不得解脱。 而“观自在”是由有归无,由对返自。自在本无一物,所以无苦亦无乐,自在也就没有了“苦厄”。“苦厄”其实也在心上,但它是心落在五蕴时才有的,心若由有度无,度离了五蕴,苦厄也就随之度尽,也就是一无所有了。



所谓的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心经》这部经书,其实观世音菩萨引导舍利弗修行的经书。在这里,”世音“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俗世的声音。也泛指世间的一切有相,也就是五蕴。



因此,五蕴也是世音,世音也是五蕴。


所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也就被空掉了,不存在了,“世音”自然就没有了。没有了世音,也就无所谓说法,也无法可说。佛祖说了几十的法,最终临走的时候说他无”法“可说就是这个道理。



在《心经》之中,强调的是自在,因此,在“观自在”时候。就一下子明白了,所有的”苦厄”都是由“五蕴“而来。若是”五蕴“被清空了,那所谓的”苦厄“也就自然没有了。因为”苦厄“因”五蕴“而存在。所以“照见五蕴皆空”,自然就“度一切苦厄”。


同为出家人,为什么和尚都是光头,道士却能“盘头”?


导语:同为出家人,为什么和尚都是光头,道士却能“盘头”?



我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宗教寺庙,浓郁的宗教气息吸引着很多宗教爱好者和观光人士前来旅游,而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让这些原本在大众眼中神秘莫测的人,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多的体现在人们面前。如果看了寺庙里的和尚和道士对比,可能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和尚都是剃光头,而道士却能留长头发并且“盘头”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科普一个小知识,有人说电视里的如来佛祖不是也有头发吗?而且还是“卷发”。其实在影视形象中,包括佛祖在内的很多佛教圣者都有类似的“发型”,但他们头上长的其实并不是头发,而是经历千万种磨难、修为非常高的圣人才有的“肉髻”。佛经记载,佛祖有32相80好,而肉髻就是32相之一,严格来说,包括佛祖在内的佛教徒都是没有头发的。




现代佛教人士解释道,在佛家看来,头发代表着无数的错误行为和错误习惯,也是一个人与俗世烦扰牵绊的联系,故有“三千烦恼丝”的叫法。剃度头发就能除去暴躁傲慢的思想,以最纯粹的心态去迎接佛门,也是从此不在于俗世联系的一个象征。从此以后,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都成浮云,此后一生只有青灯伴木鱼。



由此可知,和尚之所以会剃度光头,主要与佛教经典规定有关,佛教讲究斩断情丝,想要静心修行,就必须断绝和家人、亲属之间的联系,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大彻大悟,才能摆脱世俗人的种种不良习性。而且对于和尚而言,光头袈裟、青灯木鱼也是他们区别于其它宗教人士的固定装扮,能更好的代表和宣传佛教的形象。



但道教却完全不同。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紧相连,中国人讲究孝道,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古人认为对于身体的任何人为伤害都是不孝的行为,因此古人不仅轻易不会剃发、剃须,纹身等一些改变皮肤的行为在古代都是不被提倡的。道士不剃发,也是为了保全孝道的一种体现。



而且道教讲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对于头发、衣着等都不需要太在意。所以道士们不仅不会剃发,甚至最早都不会在穿着打扮上刻意区分,只是后来在中国古代服装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道袍。如果一个道士走在古代的大街上,仅从穿衣打扮上是无法与其他人做出区分的,但他们超然脱俗的气质还是很快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



其实不论是道士还是和尚,在历史上都曾经历过很多劫难,南北朝时期就有多次灭佛运动,而到了清朝,满清政府的“剃发令”,更是让道教差点因此发生重大改变。但是道教所代表的中华本土宗教文化和佛教所代表的外来宗教文化,现在都能在我国稳定繁荣的发展,这也是中华文化包容博大的一种体现。



虽然同为出家人,和尚剃发是为了斩情丝,道士留发是为了道法自然,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