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象之“象”,是托名孔子《易传》的说法:“是故易也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为此, 《易传》有专篇《象》解释每一卦卦辞、爻辞。 周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个爻组成。六个爻为两种形状的符号,直划“一”形与断划“_ _”形。《易传》根据每一卦的两种不同形状的爻的上下排列的位置的变化,给以解释,即不同的卦符,各象征什么意义。 再就是根据六十四卦卦名汉字字义,解释卦象征什么意义。 为此,后世易学形成“象数”派、“义理”派。 然而考古发现,更早的卦符为不同形状的爻组成。帛书八卦为“一”与类“八”字形,楚简八卦为“一”与拐“∧”形。卦名多有不同,如八个基本卦,键(乾)、川(坤)、辰(震)、筭(巽)、赣(坎)、罗(离)、根(艮)、夺(兑)。 卦符不同,卦名汉字不同,“象”什么的意义也就不同。 特别是,帛书《易传》无《象》篇。帛书《易传》仅《系辞》名同但文字不同,其它篇完全不同。特别是,通行《易传》凡“象”字,帛书《易传》皆为“马”字。如:“是故《易》有大恒,是生两仪,两仪生四马,四马生八卦”。 |
|